第225章 三年(终)

不过刘昊在朝堂上这样胡乱搞,也让自己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困境,不过刘昊本人却似乎对此毫不知情一般。

朝堂上的动荡自然也影响到了对方上的官府,但各地官府的情况本来就不好,这就导致刘昊对各地的掌控力不足。

朝堂上所谓的清流和浊流,虽然表面上看是已经被刘昊逐出了朝堂,但余震远明白新接手的官员依旧还是清流和浊流。

这种情况下刘昊更换官员自然没用,因为这么多年下来清流和浊流早已深入基层,他们与那些举人和进士多多少少都有些关系。

所以刘昊再怎么换人也没用,毕竟换来换去依旧是那群人的门生故吏,对于这种情况下刘昊的操作。

不仅没有起到他想要的效果,还让大景本就衰落的情况再度加剧,余震远见此情形也是有心而无力。

尽管他已经竭尽全力也没办法,让朝堂恢复正常运转,也幸亏南直隶还有一套六部系统。

要不然随着京城的朝堂的崩溃,各地的官府也会彻底乱套,也会让本就风雨飘摇情况雪上加霜。

陈祥自然也发现了朝堂上的情况,但这并不是陈祥的职责,所以陈祥对此也只能冷眼旁观。

陈祥的忠心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因为湖广在恢复正常生产后,大景也只有湖广的赋税是全额上缴的。

但以湖广的情况赋税能有多少,对于大景朝堂来说只不过是杯水车薪,而且就连边军的军饷都已经开始拖欠。

此时的大景可以说是弹尽粮绝,要不然刘昊也不会对那些贪官污吏下手,但没有抓住他们贪污受贿的把柄。

所以刘昊并没有对他们进行抄家,所以大景朝堂缺钱的情况一直得不到解决,没有钱粮大景朝堂什么也做不了,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另一边被拖欠军饷的边军自然很是不满,因为他们在前线和蛮族打生打死,而朝廷却连钱粮都没办法准时提供。

小主,

表面上他们虽然没说什么,但心中的不满早已积压在边军心底,对于朝堂的命令自然也开始阳奉阴违。

大景朝堂自然也明白此事的起因,所以也没有对边军太多的苛责,毕竟此事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拖欠军饷的缘故。

边军没有因此而哗变就已经不错了,要知道很多军队都是因为拖欠军饷而哗变的,但还是因为拖欠军饷的缘故,边军在面对蛮族的进攻时渐渐的落入了下风。

只有陈陀率领的那支边军还有一战之力,但对于蛮族也依旧是处于下风,不过这已经是陈陀竭尽全力后的结果了。

因为蛮族如今正是逐步上升的阶段,战斗力也是最强盛的时期,而大景却恰恰相反正在逐步的走向衰落。

对此陈祥就已经有了些许认知,但他依旧想要帮助大景力挽狂澜,只可惜陈祥只是地方官在朝堂几乎没有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