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作死,还是有很多人对皇帝忠心耿耿的,他们根本不在意同其他官员的关系,他们就是孤臣。
大景朝廷的处理速度虽然缓慢,但在定下基调之后的情况下,还是有条不紊的逐渐安排了下去。
而地方的官员在接到朝廷的命令后,对此事也不敢有所拖延,在有了调令的情况下,肆虐的流寇也终于被压制住了。
甚至在有了朝廷的调令后,国内各地的叛乱也有所减少,在爆发后也很快就被各地的驻军迅速的平定。
再加上北方的蛮族最近也有撤军的意图,大景仿佛突然要中兴了一般,让暗处的野心家们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而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则是对各地的叛乱更加不以为意,认为各地流窜的流寇也是秋后的蚂蚱,在朝廷手中已经蹦跶不了多久了。
实际上流寇们虽然过的有些艰难,但各地的驻军确实也很难清剿他们,并且他们也不是毫无还手之力。
面对朝廷的精锐之师,流寇们虽然被打的到处流窜,但还是能和他们碰一碰的,当然流寇能跑自然不会选择硬碰硬。
能和朝廷精锐匹敌的流寇,数量自然也非常稀少,他们当然不会和朝廷的精锐正面作战。
毕竟能玩阴谋诡计谁和你讲道理,暗戳戳的把敌人阴死难道不好吗,流寇们可不是什么正人君子,而是一群奸诈小人。
流寇们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他们也知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道理,他们更明白赢者通吃的道理。
所以他们为了获胜无所不用其极,和官军作战这么多年了,流寇们也逐渐学会了一些兵法,甚至自己也整理出了一下办法。
流寇们自己整理出的办法虽然有些简陋,但百花八门的操作也让官军们有些防不胜防,但时间长了官军们也就适应了。
官军们追击起流寇,也越来越游刃有余了,但还是没办法彻底将流寇剿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