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儿,你和赵斌、张信,你们三人明日便着手进行改革。文官一时半会可能没那么多进入军中任职,但团以上配属是做得到的。最主要是制度先改革出来。”
说着,刘琨又看向刘绍头顶的虚空,请求道:
“神仙,可否请您也送一份您所说的军中武将、文官具体职务,职能之类的详细过来。”
常建新放下刚抿了一口的酒杯,回应道:
“我这边的战争方式早已经改变了,军队很多太详细的东西,其实不适合你们那边的时代,你们参考着我说出来的那些进行一定的改革就行,到不必要完全照搬。”
“其实主要抓住几点,各军级独立单位化,可以独立执行军事任务。到了战场,可以形成独立的攻防体系。”
“一个军团被敌军击溃,只是一个军团崩溃,不至于一下子影响全军。”
“执行一些小的军事任务,可以直接点一个独立单位出去执行。任何军事任务,都可以凑出适合的军事单位。哪怕是百万大军,也以多少个军团、多少个团、多少个营来直观可视化。”
“比如你们这些上层统治者,一问就知道现在自己手上有多少个军团,或者多少个团,每个军团直接用数字称呼,比如第一军团,第二军团,第一百军团。”
“排以上都有数字,比如第一千零一排。千万别乱取名字,用自己取的名字称呼,太乱了。”
比如一个军团叫什么赤炎军团,另一个军团又叫什么金刚军团,十个八个你分得出来,几十上百个你怎么分?
刘琨遗憾的叹了口气,不过他也能理解。
曾经他们听常建新说过,在常建新那个世界,有两万万斤重的武器投入战争之中,有些攻击,一次性一个眨眼之间就能灭杀几十万人口。
那本身就不是他们能够理解的东西,既然常建新说太详细和可能不太合适,他们也强求不来。
讨论完了新朝廷该有什么部门,该用什么官制,
接下来到了定国号。
“虽然建立关中伪朝的匈奴人也自称汉朝后裔,也以刘姓,但谁都知道,他们不过是异族,顶多是和亲公主的后人,算不得真正的汉室后裔。”
“我刘琨不敢说是汉高祖的后裔,往上查也是汉高祖之弟楚元王刘交的后裔,与汉高祖亦是同宗同族,如果可以,我肯定想用‘汉’做为国号,哎……”
说到这里,刘琨忍不住叹息一声,因为他知道以汉做国号并不合适。
刘绍亦是沉默。
赵斌、张信二人则是相视一眼,都不敢乱发声,毕竟他俩既不是即将建立的新朝的皇帝,又不是文官,正常来说,这件事情刘琨和刘绍应该召集文官来商议。
只不过他因为更想先听一听常建新的建议。
现代时空,常建新开口了,他说的是属于他自己的理解:
“两汉四百年,而且打出了汉人这个代名词,扬华夏国威。然而,汉朝毕竟也是统治者昏庸无能,横征暴敛,最终导致普通百姓活不下去,爆发如秦末那般大规模农民起义,国祚确实是尽了。”
“刘备曾建立蜀汉,然蜀汉仅仅数十年,却困居益州,最终无力重复汉室。”
“汉朝灭亡至今一百多年,太多的人打着汉室的名号,不说以前,单单是现在,天下便有关中匈奴人建立的‘汉赵’,川蜀氐族人建立的‘成汉’,他们都自称自己是‘汉朝’。”
“普通百姓分辨不了太多,现在天下百姓听到‘汉朝’,都潜意识认为是胡人政权,民心不向!”
常建新所处现代时空的历史上,南北朝的刘裕为什么没有用‘汉’为国号,反而用了‘宋’,便是有诸多顾虑,实在不合适。
“定一个新的国号吧,秦、汉,燕、赵、齐、韩、魏、楚、代,这些称号以后给皇子封的王爵倒是可以用一用,国号还是都别用了。”
雁门关外平城的拓跋鲜卑首领其实已经自称‘代王’,右北平郡和辽西郡的段部鲜卑首领自称‘齐王’,辽东的慕容鲜卑首领自称‘燕王’。
羯族人在兖州之中歼灭匈奴主力,又攻占洛阳以后,建立赵国,首领石勒自称‘大赵皇帝’。
刘琨、刘绍等人都点头,赞同常建新说的这些。
最后是刘琨开口询问道:“神仙您可有适合的国号,不妨说出来,我们商议一下是否可行。”
现代时空,常建新闻言,他沉吟了一下回应道:
“如果可以的话,定‘唐’为国号吧,历史上那也是一个极其强盛的王朝,汉唐,汉唐,这两个国号是放在一起称呼的,或许冥冥之中亦有属于这个国号的气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