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朱砂水银

正午时分,烈日高悬,炽热的阳光倾洒而下,将林家后宅笼罩在一片明晃晃的光影之中。

书房中,林元正与孙思邈相对而坐,中间的案桌上摆着那张病情记录,林元正眉头紧锁,手指轻轻点着纸上的内容,神情专注而凝重,似乎要将这些文字都刻进心底。

“孙神医,您瞧这段记录,病患起初只是偶尔肢体震颤,到后来震颤愈发剧烈。我琢磨着,这绝不是普通风寒发热能引发的。”

林元正手指落在纸张上,点着其中一段文字,语气颇为凝重:“况且,就用药记录来看,每一味药都针对风寒发热,可病症却毫无起色,实在蹊跷。”

孙思邈闻言,眉头微皱,下意识地手捻胡须,仔细地端详着那段文字,沉吟片刻后,他缓缓开口:“这段记录确实透着古怪,不管是风寒发热,还是其他发热病症,老道从未见过发热会有这般症状。”

孙思邈行医多年,见过无数病症,积累了丰富的病患记录。也才能编纂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全面总结医家经验,为中医临床发展助力。他参与编写的《唐新本草》,是世界首部国家药典,推动了药物学发展。《福禄论》则从养生、道德、命运等角度,阐述他对生命与生活的见解。这些着作也方才成就了他“药王”的名声。

如今有了他的有力佐证,林元正心中的底气愈发充足,神色间满是凝重,语气笃定且不容置疑:“孙神医,依我看来,这显然是中毒症状,而且大概率是慢性中毒。”

孙思邈听闻此言,不禁微微一怔,脸上闪过一丝错愕。但他并未立刻反驳,而是缓缓低下头,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过了许久,他才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疑惑:“这症状确实与丹毒有几分相似。只是丹毒通常是长期服用丹药才会在体内形成,可记录上写着患病者年仅两岁,这么小的孩子,又怎会服用丹药呢?”

“孙神医,我琢磨着,会不会是有人把有毒的东西,拆分成极小的剂量,让孩子一点点吃下去。毒物在孩子体内慢慢堆积,时间一长,可不就发病了嘛?”林元正说道此处,脸色有些难看,语气也不自觉地沉了几分,“孙神医,您可知这病患乃是何人?”

孙思邈心中一凛,他从林元正的神情中隐隐感觉到事情的不简单,沉声道:“这般阴毒的做法,想来不是宫廷中那些为了权势不择手段的人,就是世家大族里被利益蒙蔽双眼的家伙吧?”

这回,诧异的人变成了林元正。这份病情记录里,关于病患的信息少之又少,只提及是个两岁男童。若不是看过胡济世的亲笔书信,林元正自己也摸不清这到底是哪家孩子的病历。可孙思邈却一语道破,精准地猜出了背后势力,这怎能不让他感到意外。

林元正神色一凛,忙拱手作揖,随后将身子微微前倾,压低声音,谨慎地说道:“孙神医,您果真是料事如神!这正是东宫嫡长子的病症记录。不瞒您说,我恰好知道有一种东西,经简单炼制后,就能变成这般歹毒的奇毒。”

“让老道来猜猜,你所说之物,不外乎雄黄、朱砂、雌黄、铅丹、硝石这几样。”孙思邈一语道破,林元正听后,微微一怔,脸上闪过一丝诧异。好家伙,还真被他说中了!

但稍作思忖,林元正便释然了,毕竟炼丹术自战国时期兴起,历经秦汉,愈发备受推崇,达官显贵、文人雅士皆热衷于钻研,孙思邈饱读医书、精于药理,知晓这些也是情理之中,况且他曾归隐秦岭太白山修道,知晓这些也不足为奇。

“孙神医所言极是,正是这其中的朱砂一物。”

林元正迅速回过神,脸上带着钦佩之色,恭恭敬敬地拱手说道,“这朱砂稍经炼制,就能得到一种银白色的液体,我称它为水银。此物毒性极强,不管是直接服食,还是吸入含有它的烟气,都会在不知不觉中侵入人体。起初,中毒者可能只是感到些许乏力、食欲不振,旁人极易忽视这些细微症状。”

“可时日一长,毒素在体内不断累积,便会侵蚀脏腑,引发高热不退、呕吐、腹痛、牙关出血,甚至让人昏迷昏厥、四肢抽搐,严重时危及性命。那东宫嫡长子的病症与之符合,孙神医,不知可有破解之法?”

孙思邈眉头紧锁,低头陷入长久的沉思,过了许久,他长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若真如你所言,这水银之毒实在棘手异常。老道行医多年,可此前从未见识过如此独有的水银中毒症状,一时之间,恐怕并无十足的把握能药到病除。”

“而且若是那孩童慢性中毒,毒素已深入肌理,非一朝一夕可愈,后续还需长期调养,此事却又涉及东宫嫡子,恐是难上加难呀。”

林元正幽幽一叹,心中暗自想着,若是在前世,凭借先进的医疗器械,精准检测患儿体内水银的含量,再配合特效药剂进行中和、促排,治愈的方法可着实不少。可如今身处这古代,那些现代化的器械和特效药物全然不见踪影。

况且,这中毒的还是东宫嫡长子,身份尊贵无比,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稍有差池,不仅患儿性命难保,自己和孙思邈也可能被卷入政治旋涡,招来杀身之祸。想要彻底治愈,谈何容易,各中艰难险阻,恐怕远超想象,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元正,你有何想法,不妨直言道来。”孙思邈看着林元正一脸若有所思,开口说道:“医者仁心,无论病患是何身份,为医者都当全力以赴。此刻莫要顾虑太多,你我共同商议,定能寻出一线生机。”

林元正深吸一口气,神色凝重,缓缓说道:“孙神医,我思量着,将珍珠研磨成极细的粉末,配合着温热的牛乳一同服下,或许能缓解些许毒性。珍珠有清热益阴之效,牛乳又能养胃护腑,二者搭配,或可护住患儿的根基。”

“另外,可用金银花、连翘、土茯苓熬煮的方子,用于解热毒。我想着,水银之毒也属热毒范畴,或许能借此方,从内疏散毒素。只是,这些法子都未曾用于如此严重的水银中毒之症,心中实在没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