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之前我还担心最难搞的就是金湾村,这下好了,问题全都解决了!”
陈达抱着手:“金湾村如果是真心实意的想要修路,我当然也高兴,怕就怕他们还有其他的心思。”
“其他心思?”杨师傅皱了皱眉,“不至于吧,金湾村一不缺钱而不缺地,说白了,他们就算不修路也能过得好好的,能主动加入进来,那简直就是在做好事啊。”
“就是,金湾村能从咱们身上拿走些啥?反正咱们都穷的叮当响了,啥也没有,他愿意领头就让他领头呗,情况总不能比现在还差吧?”
杨师傅看向陈达:“你会担心也正常,毕竟以前金湾村对咱们乡的事那是一点也不上心,但李恒书好歹也在金湾村主政了这么多年,当初就是他带着金湾村发达起来的,不至于会动其他心思。”
杨师傅和长辈们都这么说,陈达也就不要继续质疑,但陈达心里依旧留着心眼,有条件的话,他也打算好好的把这件事调查清楚。
很快,板桥乡要修缮乡道一事,就在多个村子间传开了,家家户户基本上都在议论着修路,气氛十分热闹。
而且当天傍晚,陈达就收到了消息,李恒书已经成功说服了另外两个村子:白兰村和荷塘村,这样一来,六个村子史无前例的成了一条心。
不过在这人人都高兴的氛围下,陈达却缺乏在意起了这件事背后到底埋藏着什么意图和秘密,只是陈达左思右想,怎么想也想不出头绪来。
关键是这个李恒书,陈达之前对他既没有任何了解,也没有一点印象。
至于村子里诸如杨师傅这些人对李恒书的印象也多少有些刻板,更像是对外故意营销出来的形象一样。
要是能找个真正熟悉他或者认识他的人打听一下的话......
想到这里,陈达脑海中蓦然闪过一道雷电,勾勒出一幅过去的画面。
当年刘大门迎娶孙惠的时候,结婚典礼办得那叫一个风风光光,光是来的客人都坐满了几十个围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