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地说,宋理宗算不上一个明君,是个庸君。无论他如何昏庸,也不想祖宗传下来的江山毁在自己手上。
见大臣们都到齐了,宋理宗强压怒火,站起来踱着步说:“老爷闭眼一句话,农夫辛勤食无饱。屯田谋私遗祸大,可惜皇上不知晓。”
大臣们露出惊愕之色,因为他们中大多数人都听说过这首儿歌,只是没敢说出来。
宋理宗接着说:“这是京城街市之上流传的童谣,已然传遍京城。内容直指官员屯田谋私,误国害民。可惜皇上不知晓,不如说可怜皇上不知晓。朕身在大内皇宫,你们以为朕可欺吗!”
今天,皇上的情绪明显与平时不同,大家都不敢说话,纷纷看向了于广泉。
于广泉资历最老,虽然才学有所欠缺,但深谙陪王伴驾之道。这个时候,他说话最能逗皇上开心。
于广泉满脸堆笑,向上施礼:“皇上息怒,民间童谣所言不一定是事实,待查明后再作定夺。屯田利国利民,即使存在弊端,也无关大碍。”
宋理宗瞪了他一眼:“事关民生,民生及国之根基,何谓无关大碍!于爱卿新婚燕尔,乐不思蜀了吧?”
于广泉臊了个大红脸,退在一边,不敢再说话了。大臣们都看出皇上今天不一样了,连大气都不敢出了。
宋理宗怒气未消:“史宅之,你是户部尚书,土地钱粮之事乃户部职责。官员屯田谋私是否属实,你是否了解?”
史宅之出班回话:“屯田实施已有年余,国库充盈,并未发现官员有不轨之举。然童谣既出,恐怕并非空穴来风。天下与屯田有关的官员成百上千,难免有害群之马贻害国家大事。”
史宅之果然老道,回答得可谓滴水不漏。肯定了屯田与国有利,自己的成绩是主要的。同时,他间接指出可能存在官员的不轨之举,但自己并不清楚。
宋理宗逐渐平静下来,问:“众爱卿以为如何处置?”
众大臣没有人敢说话。
宋理宗说:“吴爱卿,谢爱卿你二人以为如何?”
吴潜和谢方叔相视一眼。
谢方叔出班启奏:“皇上,屯田实为富国强兵之道,不可废止,亦不可纵容官吏鱼肉百姓。以臣之见,应派能臣干吏彻底查察此事,不可姑息养奸,动摇国本。”
宋理宗点点头:“以谢爱卿所见,派何人妥当?”
谢方叔思考片刻,回奏道:“如此大案,理当三司会审,应由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查察。”
谢方叔所言有理,也符合朝廷规范,但问题在于这三司的堂官有问题。
御史中丞于广泉老迈昏庸,刚纳了16岁的小妾,不堪大用。刑部尚书兰永年圆滑世故,怕得罪权贵,不愿出力。大理寺卿顾德彰年富力强,办事果断,却有酷吏之名,而且与贾似道过往甚密。
事实上,彻查此案,朝中并无可用之人。
于广泉出班施礼:“启禀皇上,老臣虽年迈,仍愿为皇上效犬马之劳!”
说完,他连连咳嗽了数声。其实他并不想参与,表态的目的只是为了不参与。
宋理宗摆摆手说:“于老爱卿,你还是好生歇息吧!”
刑部尚书兰永年自知无法查明,站在朝班,一言不发。
大理寺卿顾德璋倒是很冷静:“微臣愿意彻查此案,但请皇上授与全权,任何达官贵人均属在查之列。”
顾德璋寥寥数语尽显酷吏本色。
不仅朝堂上的大臣不同意他的请求,就连宋理宗都觉得把案子交给他很悬,难免震动朝廷上下,于朝政不利。
三司中其他两司的大人都说话了,兰永年自知不说话是不行了。
兰永年出班启奏:“以臣之见,土地钱粮之事均由户部办理,可请户部先行自查。如果真有问题,再由三司审理,以免牵涉太广。”
礼部尚书马元铎反对:“兰大人此言差矣!户部办理土地钱粮之事,与各路转运使及州府大吏多有交往,理应避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马元铎读书人出身,进士及第,人比较正直,向来看不惯官官相护,上下其手。
史宅之不愿意听了,冷冷地说:“马大人此言何意,莫非指我户部诸员与屯田谋私之事有涉。我史家自家父史公弥远起,便在朝廷效力,世受皇恩,怎么会做有损国基之事?”
他向后看了一眼贾似道:“户部侍郎贾大人本是皇亲国戚,怎么会自损根基?马大人如此讲话,居心何在?”
史宅之极其狡猾,既为自己辩白,又把矛盾引到了贾似道身上。
贾似道对朝堂正在发生的事情很清楚,他不想蹚浑水,于是说:“我以为马大人之言有一定道理。下官的确并非合适的人选。”
兰永年很清楚,贾似道多次作为钦差大臣,又是皇上的小舅子,曾经破过几个大案,捧贾似道应该没错。
兰永年说:“贾大人过谦了。贾大人连破大案,屯田也是贾大人在京湖制置使任上搞出来的。贾大人的才具有目共睹,臣以为贾大人是最合适的人选。”
马元铎仍是极力反对:“贾大人是户部侍郎,应该避嫌!”
兰永年与马元铎争论起来,声音越来越大。
宋理宗觉得厌烦了,摆摆手说:“两位爱卿莫要再争了。吴爱卿,联想听听你的看法。”
吴潜思索再三,说:“皇上,臣以为各位大人所言各有各的道理。以臣愚见,不如让临安府尹范东麟来查,至少有四利。”
“噢!”宋理宗眼前一亮,怪自己没有想起固执的范东麟。他追问道:“哪四利?”
吴潜说:“其一,童谣发端于临安,描述的是临安附近的状况,理应由临安府尹查究。如果所述之事只发生在临安,如此安排既避免了事态扩大,又符合朝廷惯例,此其一也。”
宋理宗觉得有理:“其二呢?”
吴潜继续说:“其二,范大人性情耿直,不善交际,朝廷内外皆知,相信他能够秉公办案,不循私情。”
宋理宗同意吴潜的判断,点头道:“其三呢?”
吴潜略停顿了一下,说:“其三,临安府尹职权与知府趋同,但位在三品,能够位列朝堂,与各部侍郎品级相同。因而更容易临事权处,并令百官折服。如果皇上能够授以全权之责,便宜行事,则锦上添花。”
宋理宗说:“朕授以他全权之责就是了,还有呢?”
吴潜说:“臣兼管吏部,临安府推官莫如深履新,刚到任临安数月。其人长于推理,智计百出,屡破大案,正好可以协助范大人斟破此案。此人也是贾大人推荐的,参与查案,相信各位大人能够信服。此其四也。”
贾似道目前虽然只是一个侍郎,但仗着贾贵妃受皇上宠幸,广结党羽,排除异己。
吴潜故意提到了贾似道推荐一事,他深知如果贾似道不同意,这件事就很难成功了。自己虽然是宰相,但有时不得不考虑这一层关系,否则什么事都办不成。
宋理宗略有不解地问:“贾爱卿,莫如深是何许人?”
贾似道出班启奏:“莫如深原任信州司理参军,因剿匪有功。由皇上下旨,吏部传达,升任临案府推官。”
宋理宗终于想起来了:“朕想起来了,他是由一介平民被拔擢到县尉的,当时朕派徐海去宣旨的。”
徐海站在旁边,朝皇上点点头。
贾似道说:“如此久了,皇上还记得。吾皇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