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昱、戏志才和荀攸都如此。
这些人追随曹操,都有自己的目标,更有着自己的政治诉求,没有人愿意被刘琦压制。
曹操挑起了斗志后,又重新坐下道:“刚才公达的分析很对,重点在于怎么打?”
“孤认为大体上有两种思路。”
“第一,直接去冀州驰援袁绍,正面对上刘琦。第二,按照我们的思路打,不去驰援袁绍,反倒是去攻打刘琦的后方洛阳。”
曹操说道:“两种方案的选择,孤趋向于打刘琦后方,迫使刘琦回援,再和刘琦交战。”
荀攸询问道:“大王迫使刘琦回来,是想和刘琦打一仗分高下吗?”
“是!”
曹操毫不犹豫回答。
荀攸摇头道:“臣不赞同!”
曹操说道:“理由呢?”
荀攸眼神凛然,开口道:“我们和刘琦目前撕破脸,却要有一个尺度,不能彻底成为死敌。大王出兵的目的,不是为了打仗而打仗,是为了达成我们的目的。”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呢?”
“在于维持目前的局势,确保袁绍不被消灭。”
“所以,大王出兵的目的,就只是保住袁绍。当然见到刘琦后,大王可以说是为了休战,避免生灵涂炭。”
荀攸开口道:“大王几乎控制了豫州,也拿下青州许多地盘。因为豫州和青州都饱受黄巾肆虐,有地盘也没有太大益处。所以当下首选仍然是拿下富庶的徐州陶谦,重点在于剿灭陶谦,不在于和刘琦死磕。”
戏志才赞叹道:“大王,公达的分析很有道理。”
陈宫也道:“大王,在下赞同公达的分析,我们不为攻打刘琦,因为也拿不下他。现阶段还需要进一步蓄势,进一步增强实力。”
曹操见众人都表态,颔首道:“不管如何,孤要和刘琦斗一斗。公达的建议,孤明白。既然都同意不去冀州,我们就直取荥阳。”
“荥阳是战略要地。”
“控制了荥阳,刘琦从后方抽调的粮食,就无法走水路运送到冀州去。控制了荥阳,就进一步威胁虎牢关,进一步威胁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