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亭道:“主公,军师,我和陈都督商量过了,郑先生也答应了,我要出海为咱们汉民,寻找三种神奇的作物。”
“若我能顺利的活着回来,汉民就从此再也不受饿殍之苦,即便是在那天灾年里,只要肯劳作,依旧有活下去的机会。”
这话说的很大了,刘备下意识的皱眉,诸葛亮的脸色也微变,这得有多高产的作物,才能做到这种事?
灾年里也能够让百姓们活下来,在这种年代里,没有人敢开这个口。
灾年里,百姓们都是靠一口官府的救济,才能活下去。
如果有人能做到这种事情,绝对是比肩圣人的功业。
眼下荆州铺开种占城稻,也仅能保证一州之民无虞,刘备和诸葛亮仔细探讨和计算过,若是用兵过度,即使有占城稻,都未必顶得住。
文景两代勤俭持家的帝王,给刘彻留下了多少家产,打匈奴都打完差点没回过气来,可见打仗对于粮食和钱的消耗。
诸葛亮开口道:“何等粮食,能有如此神效?”
黄亭取出一张纸,他决定之后,便凭借着记忆,画出了大致的图来。
“主公,军师,这三种作物,分别为土豆,红薯,玉米。”
“三者均能做主粮,其中土豆和红薯,亩产都在二十五石以上。玉米不一样,产量稍微少点,但能作为五谷之外的,第六种主食,且这种东西,对人类的好处非常多。”
刘备和诸葛亮感觉到呼吸骤然急促起来,两人面面相觑,亩产二十五石?没有听错吧,是二十五石?
别说二十五了,打个折,只要有十二石,他们都觉得是一等一的神物。
眼下占城稻,在朱婉莹科学的管理培育下,每亩的平均收成,也才四石五都不到呢。
刘备抬起手,看得出他有点颤抖:“可知此物在何处?你要多少士卒?要哪个将军,都随你挑,如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黄亭拱手道:“主公,军师,此行的路程,要比去那倭国,单程远上至少十倍,还未必能找到,去了人多,在海上徒耗粮食和淡水,并没有用。”
“我估计带千人左右,便足以成行,此事陈都督会全力配合我,我们暂时是决定,等明年开春化冰后,就立刻出发北上。”
倭国来回已经数次,但即便只要二十天左右的航程,也不能确保无事发生,晕船呕吐虚弱而死者,已有数十人之多。
听闻这次出海,距离是去倭国的十倍之上,如此远的距离,刘备也只能按捺下内心的激动。
拍了拍黄亭的肩膀,开口道。
“你可有什么心愿?”
黄亭拱手道:“若是我没能回来,还请主公和军师,善待家父。”
刘备笑道:“这事儿不算,即便你不去,我也会善待公衡。”
黄亭挠了挠头,心说我其实也没什么想要的,最后才开口道。
“其实也没什么了,若是我能回来,能否厚颜请主公到时候赐婚?”
刘备点头:“可以,到那个时候,但凡年龄合适,在家未婚的,你看上哪家女子,我都亲自给你做媒。”
黄亭点头:“那就借主公吉言了。”
黄亭退出后,刘备叹了口气,光是听这些话,就知道能成功的概率,十不足三。
“孔明,沐道挖掘出的人,为何都有如此忠义之心呢?”
诸葛亮同样赞叹道:“壮哉,虽千万人吾往矣,这种视死如归,一往无前的气势,大概就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