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东岸,蒲板津附近,漆黑的夜空有一连串亮如白昼的闪烁映白整片天空。
这是红军运载伞兵的空艇在寻找适合空降的地面。
空降部队选的是一片在大路边上的乡野地区,比起戒备森严的城镇与后勤营地,晚上乡人们睡得早,几乎不会有人关注到天空中的变化。
这一切发生得太快了,快到就连乡里养的警惕心最强的狗,只是在起初的惊疑之后,便也看不出依旧漆黑的院子里有何异常,连叫两句的心思都没有,又陷入了梦乡。
不过就算是发现了,也影响不大,一个连的伞兵已经挑好了一片开阔的晒盐池,从空艇上一跃而下。
一朵朵伞花落地,悄无声息,伞兵们割断了降落伞的绳索,快速检查了随身武器之后,便在各种低沉的哨音中逐渐汇合。
这个伞兵连分成两组,导引组带上照明物引导后方的空艇展开机降,另一组是战斗组,带着掷弹筒和自动步枪开始分头向村庄与另一侧的高地上移动。
空降兵是精锐中的精锐,所用的装备也是最先进的,其余部队因为后勤压力和火力过剩的问题仍旧配备的是用于压制的火炮,用于割草的机枪,和用于中远距离点名的栓动步枪,经过西征的各条战线的反馈,这已经是战无不胜的组合。
而空降兵既要火力,又要限制装备重量,于是便用上了自动火力。
最简单的是冲锋枪,但是冲锋枪的准头吧不怎靠谱,尤其是伞兵的交战距离可能不会短,毕竟这个时代的城镇化是很低的,如果给伞兵配冲锋枪,万一跟强弓硬弩交战的时候被压制,那就搞笑了。
所以这群空降兵带的是一款导气式自动步枪,兼顾火力与准头,外形与最经典的卡拉什尼科夫类似,没办法,韦恩有印象的自动步枪就AK最简单耐用。
造AK很难吗?
理论成熟了,材料与工艺水平到位了,剩下的就是看工程整合能力,包括AK在内的各种枪,阿富汗的手工作坊都能造。
工程整合能力这种东西既吃天赋,也看体系,有的汉斯可以整合出大船扛小炮,而有的伊万可以整合出三马赫的飞天不锈钢;有的山姆可以忘掉十年前的工艺,有的张三能看一眼就怀孕……
而今天的华府,天赋跟体系这两样都不缺。
目前缺的大头是材料,比如用于发电机的硅钢,用于高压输电的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