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雍弘案,推波助澜

这个大讨论一出,华府哪还有心继续在外面,全都期待着华府百姓自己的选择,不少新招的同道也混迹在新文化派里面,不动声色地作出了一些引导,几乎没有权威出来仗势压人,干涉讨论。

像《黎庶日报》这几期,都只是把双方各地的辩论情况转载一遍,没有任何下结论的社评文章出现。

也不存在哪位华府的大长老看到势头不对,就不断放话要打开思路。

华府一直以来充当着一个优秀教师的角色,学生愿意学的我用心教,不愿意学的我不逼,只是警告你不要影响其他愿意学的同学,保持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闲谈之间偶尔也会劝劝学。

临到抉择的时候,老师也不会帮学生改志愿,该说的平时学习的时候都已经说到位了,老师相信自己的学生能有个好结果,万一还是选错,那也不过是多踩几个坑的问题,团结的学生永远不会被打倒,被击溃。

终于终于,华府得到了一个自发的,满意的结果:

战无不胜的孝道,在华府败给了人的基本权利——生命。

这还只是表面上的胜利,同道们更加满意的是整个阶层的觉醒度。

十几年有针对性的变革没白干,长久以来重视心中贼,而暂缓山中贼的取舍没有做错。

当年烧不动交州那谭死水的星星之火,已经在华南地区成了燎原之势!

这火不仅能灼烧敌人的肉体,还能烧灼敌人的心灵,更可以保护参与变革的每一个人。

要闻逗不要舞逗,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不再只是同道们自上而下地灌输,也成了人民发自内心认可的方法。

其实同道们对于类似情况有过计划,可一开始预定要打先锋,吹响冲锋号角的,是婚姻问题,按理来说,新青年们反对包办婚姻,提倡自由恋爱应该是一个更早能引起反抗旧传统的矛盾冲突点。

可让同道们失望的是,婚姻问题一直小打小闹,华府反对包办,百姓也很配合,不包就不包呗,只有少数大家族一直不配合,也因此被华府狠狠地抄了几家,从此再也没有不开眼的在婚姻问题上开倒车。

汉末风气远不如清民时期保守,婚姻问题根本拿捏不到旧势力,外加新青年们似乎也没有因为男女之事去搞大新闻的想法,所以华府这蓄谋已久的一拳,扎扎实实地打在了棉花上。

看样子,冲击心中贼这事,还得靠群众的自觉自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