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辽水的时候,知道御营都渡过了,才敢攻打后军。隋朝后军仍然有数万人,高句丽跟随抄击,最后的羸弱数千人被高句丽杀掠。
话说回到杨玄感的叛乱。
杨玄感是重臣杨素的儿子,妥妥的官二代,当然他自己的能力也算不赖。
杨玄感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累代尊贵显赫,有大名于天下,朝中文武百官,大多是他父亲手下的将吏。又见朝纲渐渐紊乱,杨广又一天比一天爱猜忌,他心中越来越感到不安。
于是与兄弟们谋划,准备废掉杨广,立秦王杨浩为帝。
其实在吐谷浑的时候,杨玄感就想趁机下手,但遭到了其叔父杨慎的劝阻:“朝士的心还是一致的,皇上还没有垮台的迹象,不可胡来呀!”杨玄感这才作罢。
等到杨广二征高句丽以后,杨玄感终于忍不住了,杨广这byd天天喜怒无常,刚刚还对自己充满笑脸,没准明天就一刀剁下来了,反吧!
再说朝中很多自己的哥们,天下百姓的反隋情绪又日益高涨,此时不反,更待何时?
大业九年,杨玄感趁隋场帝第二次远征高句丽, 后方空失之际,在黎阳起兵反隋。
非常着名的李密先生给杨玄感献上了三策:上策是往东北打,占领涿郡,封了临渝关,切断杨广的归路,然后和高句丽两面夹击,让杨广不战自溃。
而中策是往西打,直取大兴城,让杨广有家难归。
下策嘛,就是就近攻打东都洛阳。
杨玄感思考了很久很久,依然选择了下策,那就是攻打洛阳城。
“老二,你说这杨玄感要是当时选了上策,有没有可能成功呢?”李渊一边饶有兴趣地看戏,一边问李世民。
“没有可能!”李世民斩钉截铁地说。
“哦?为什么?”李渊有些疑惑地问道。
“因为这华夏天下只能是父皇来坐,只能是我们李唐来做,杨玄感不管怎么样,都不会成功的!”
李渊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你小子,什么时候学会拍这样的马屁了?”
……
杨玄感非常自信地说:“今百官家口并在东都,若先取之,足以动其心。且经城不拔,何以示威!公之下计,乃上策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首先,百官的家口都在东都洛阳,一旦拿下洛阳,把这些人当成人质,就可以动摇隋炀帝那边的军心。
最关键的是,如果我们连身边的洛阳都拿不下来的话,那还有什么威风可言!也不会有人跟我们再去打别处了。所以,依我之见,必须先打洛阳!
杨玄感作战总是一马当先,十分勇猛,被当时的人称为“小项羽”,反隋的农民军纷纷赶来投奔。
一时间,声势浩大,大有崛起之势。
春风得意的杨玄感带领十万之众,开始了浩浩荡荡的攻城,打了一个月,没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