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君集很小的时候就跟了李世民混,君臣二人不知道在一起打了多少仗。在玄武门之变中,侯君集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和长孙无忌等五人并列论功第一。
后来侯君集当了兵部尚书,又陆续讨平吐谷浑和高昌等国,如果没有这一件事,他应该享有漫天的荣耀和富贵。
可惜。
人生没有可惜。
侯君集痛哭流涕,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可惜,为时已晚。
他向李世民深深地叩头,请求留下一个儿子来延续香火。
李世民同意了,于是赦免了他的妻儿。
“仁至义尽了!真是仁至义尽了。”朱元璋摇着头感叹道。
“要是换我来,这家伙连提要求的机会都没有。还留什么儿子?留条狗都不行啊!”朱元璋越说越激动,眼神也不正常了起来。
这次不用刘基提醒,老眼昏花的李善长也把朱元璋的神态尽收眼底。
散朝后,李善长自己待在房间里很久。
第二天,他召集了所有的族人和亲信,并在留下一句话后就背着手离去。
“以后都小心着点!别把自己的命给贪没了玩没了!”
......
在李承乾被废后,魏王李泰立刻入宫侍奉,大哥已废,苍天真是太眷顾自己了!现在谁还能与我李泰一争高下!!
李世民现在茶饭不思,日夜悲痛,眼见李泰尽心尽意的侍奉自己,昏头昏脑地对他许诺道:
“朕...朕会立你为太子的。”
李泰欣喜若狂,这么久的坚持,这么久的算计...总算没白费啊!
可谁知几天后,朝中大臣竟然针对太子的人选展开了争论,虽然很多人都认为李泰是最佳的选择,但长孙无忌却坚持立晋王李治。
李世民一时犯了难,他想起昨日李泰的话来,便给群臣们复述:
小主,
“”昨青雀(李泰)自投我怀云:‘臣今日始得与陛下为子,更生之日也。臣唯有一子,臣百年之后,当为陛下杀之,传国晋王。’父子之道,故当天性,我见其如此,甚怜之。”
意思就是李泰要在自己死前,把孩子杀掉,然后把位置传给弟弟晋王李治。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出来,脑子转的极快的褚遂良立刻毫不客气地指出:“陛下你说这话有大问题!再好好想想!世间哪有等自己死后杀掉孩子,再传位给弟弟的?”
随即,褚遂良又切入正题,丝毫不给李世民留面子,表示事情到今天这个地步,和陛下你也有关系,你都已经立了李承乾为太子,却又恩宠李泰,对他的待遇甚至都超过了太子,这才酿成今日之大祸。这才过了多久?不长记性?
最后,褚遂良又委婉的表示,如果你想立魏王,那就必须得先把晋王给安顿好。
褚遂良这话说的可谓是滴水不漏,一时间把李世民沉默了。这位一向果断的伟大帝王,竟然在踌躇很久后,丢下了一句“我不能尔”,就匆匆离开。
李世民跌跌撞撞的走向后宫,他猛然想起自己在玄武门之变后,李渊的那几滴不易被人察觉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