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做掉中间商

耶律仁令对魏国是强势的主战派,但辽国朝堂上还有相当一部分主和派。

其实这些主和派曾经也是主战派,他们都参与过多次南下伐魏,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这数十年来,辽国在伐魏这条路上不但没有占到便宜,反而国库越打越空。

于是当年的主战派们得出了一个结论:魏国纵深广、凝聚力强,人口众多,辽国是无法短时间内灭魏入主中州世界的。

辽国的先皇帝耶律德庆就是当年最强硬的灭魏派,可哪怕当年魏国被李恪打得全线败走,辽军趁机大举南下,一度打到汴州,却依然没能入主汴州。

反而差点在撤兵的路上被魏人反杀。

那一次,辽人见识到了魏人在亡国危难之时爆发出来的凝聚力和血性。

耶律德庆回来之后,就再也没有大举南下过,一直休养生息。

到了三年前,经历了近二十年的休养,辽国国力再一次恢复,可耶律德庆却已经垂垂老矣。

面对辽国新生代的强势主战,这位老皇帝却厌倦了战争,表现出来的态度消极怠慢。

皇太子耶律仁光在一群青壮派的拥戴下,以耶律德庆宠幸奸臣为由,发动政变,软禁耶律德庆。

耶律仁光继位后,并不能立刻改变对魏国主战的格局,因为他不是以耶律德庆不伐魏的理由夺的皇位。

支持他登上皇位的不仅仅有主战派,还有不少主和派也默认了。

所以耶律仁光不可能一上来就全面发动伐魏,最多是发兵小打小闹,以彰显新皇的武德。

耶律仁令这些人却在不断想办法逐步做掉主和派们。

奈何今年开始,魏国加大对辽国丝绸贸易,这让耶律仁令这些人感到非常头疼。

只要魏国对辽国的丝绸输出进一步扩大,辽国更多贵族从中获利,想要撼动主和派,难度只会越来越大。

这对于燕王耶律仁令和辽国皇帝耶律仁光都是不利的。

偏偏这个时候,夏使来了,还告诉他,第一批给的丝绸是三十万匹!

这比魏国十万匹多了三倍!

只要这三十万匹丝绸真的能从耶律仁令手里流入辽国,那接下来的局面就有意思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