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性别歧视

江山,美人 难追 1084 字 7天前

“曾家家教如何想来也是无需向黄太医汇报,由黄太医定夺。至于我曾可媛为人如何,更加无需黄太医关心。既然黄太医心里不舒服,那就无需与我沟通便是。”曾可媛也是不惯着这种人,礼仪廉耻之事,自己都做不好,还去强行要求别人。

倚老卖老的人,一定程度上真的是更加惹人厌的那种人。毕竟他不管有理没理,就是依靠自己的年纪问题说话。有的人明明比你状态还好,还想着逼你让着他们。明明你也很累,身体也不是那么好,虚弱的快没力气了。你真的不想走答应和同意,但是他就拿着自己年龄大,你理应做什么做什么来威胁你。

你不答应的话,他就拿着大义和礼义廉耻压迫你。好像明明一件可供选择做与不做的善事,变成了年轻人必须去做的义务了。这是十分让人难以接受的那种,毕竟他们中间很多人其实都并没有到自己没有能力承担什么的样子。

曾可媛也是一个善良懂礼数的人,如果这个老太医真的有一些谱,或者正经一些,值得人尊重的话,曾可媛不介意执晚辈或者后生礼。可是眼见这人如此做派,心里不耐之下真就是不想去惯着他,眼不见为净,心也会不烦。彼此不互相打扰,不是很好的事吗?

可是这人还得寸进尺,真让人有一种十分不舒服的感觉啊…………

倚老卖老:仗着岁数大,摆老资格,轻视别人,带有贬义味道,凡是仗着自己的经验或功绩主观的去处理事情的,都可以用此语;年轻时不受人尊重,或者被人排挤,因此老了为了在心里上寻求慰藉,便倚老卖老,自以为很厉害,老是对别人进行说教。

曾可媛心里有这个词,也有这个判断,这黄太医就是一个曾经年轻的时候被人管教的不好,自己年龄大了,也就心里不平衡,学了这老一套。他弟子们惯着他,可不包括曾可媛这样的女孩还要去惯着他。

老年人以往是家庭中的权威,是看着子女大的,总把子女当小孩子对待,看不到子女已长大成人,已具备较强的社会生活能力,因此倚老卖老,难以接受子女的意见。对于老年人的倚老卖老,首先要懂得这是心理衰老的表现之一,正确进行自我评价,认识到社会在发展,观念在更新,从而克服不良心理,此外社会要尊重老人,虚心接受老人的正确意见。

遇到老人固执、倚老卖老时要避免正面冲突,要委婉地讲明,由于时代的变化,以前正确的观点,现在就不一定正确。对一些非原则问题。一时无法说服,还是难得糊涂为好。

我们尊重的应该是老年人的行为,而不是老年人的年龄!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年轻人能做到像对待自己老人一样去善待其他老人,但相应地,老人也应该把年轻人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去体谅呵护,即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无论你是满头白发、步履蹒跚,还是意气风发、正当壮年,想要别人尊重你,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

如果遇到倚老卖老的人,自己实在没办法应对的话,这个时候又不想让自己受气的话,那么最快速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躲避。躲开这样的纠缠,不要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才是对自己最好的。

曾可媛也是这样做的,想着躲开不理会,可是现在只能冷眼相待、冷言冷语以对了。

“本来此次出行,老夫还想着将我两个贤弟子介绍于你认识,待你我回京城之日再于殿前求皇帝陛下完婚于你,这样也算是能在医术领域方面互惠互利共赢,一起提升彼此。到日后你曾可媛也能进皇宫太医院,当个轮值的医生,也算是当个举世闻名的女大夫。这样你也是一个荣耀了,现在想来便算了吧。不敬长者,不知礼数,不知深浅。”黄太医愤懑出声道,冷嘲热讽之中,带着几分说教和发泄的语气。

在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中,女人的地位处于最底层。孔子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内容全是男人们的事,根本就没有女人,女人在孔子的眼里连提都不用提。到了董仲舒那里,女人才有了一定的地位,“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中,女人的地位是最低的。

孔子忽视女人的存在,在他设计的政治纲领中,根本就没有女人的位置;孟子倒是提到了女人,也给了一定的地位,不过这地位是依附于丈夫的。后世儒家都把女人摆在可有可无的地位,如果有也只是照顾丈夫、抚养子女的生育机器或家庭佣人。

“孟母三迁”,说的是孟子的母亲为了儿子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多次举家乔迁。孟母是一个慈祥而伟大的母亲,被历代儒家或者读书人尊为榜样。但是孟母有社会地位吗?没有。孟母有政治地位吗?没有。她只是一个慈母、贤母,她所扮演的仅仅是生育、教育、养育孩子的母亲的角色。

儒家一贯轻视女性,否认女性的价值,在一个男权主义盛行的年代,有这种看法并不奇怪,这是时代的特征。并不能一味的怪罪在儒家的头上。先秦诸子百家中,有哪一家特别重视女性?没有。

但是人们不重视女性,并不表示对女性的反感。倒是儒家对女性多有说辞,他们的看法对后世人们鄙视女性有很大的影响。这种看法甚至影响了两千多年,直至今天依然有一些鄙视女性的看法,就其根源都源于儒家的一些看法。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岸犹闻琵琶声。”什么道理!商朝灭亡了,难道要老百姓终日以泪洗面,才能表示对故国的怀念?为那个腐朽、民不聊生的王朝尽忠?国破家亡,是谁之过?是那些商女吗?

《诗经》是经孔子之手删减出来的,即便如此,依然保留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样上古男欢女爱的享乐场景的诗篇。但是后来,女性的地位为什么一落千丈,且成为国破家亡的罪魁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