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在宫中逗留三日之后才离去,其间并未与崔俊相见,也未做交流。两人都在刻意回避对方,以免日后生变。
只是,长孙皇后才入葬不久,突厥的俟利苾可汗与薛延陀的直珠可汗又干了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起初,李世民派突厥的俟利苾可汗北渡黄河。薛延陀的直珠可汗担心他的部落发生叛乱,内心非常厌恶他们,预先在漠北聚集了轻骑兵,打算攻击他们。
李世民派使者告诫他们不要相互攻击。
直珠可汗回答说:“皇上命令我,怎敢不遵从呢?然而突厥反复无常,难以预料,在他们没有被打败的时候,每年都侵犯中原,杀人以千万计。我以为皇上战胜他们后,应当把他们贬为奴隶,赏赐给中原人;可是皇上却像对待儿子一样抚养他们,皇上的恩德真是深厚啊,然而他们却结伙反叛。这些突厥人兽心不改,怎能用对待人的道理来对待他们呢!我承受皇上的恩惠很深厚,请让我为皇上消灭他们。”
从此以后,直珠可汗多次与俟利苾可汗相互攻击。
俟利苾可汗北渡黄河时,有十万部众,其中精壮的士兵有四万人,由于俟利苾不能安抚和驾驭他们,部下都不满意。
这天,部下全都抛下俟利苾南渡黄河,请求允许他们居住在胜州、夏州之间。李世民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群臣都认为:“陛下正要远征辽东,却把突厥安置在黄河北岸,距京城不远,难道能不作长远的打算吗!希望留下皇上本人镇守洛阳,派遣众将东征。”
李世民却说:“夷狄和中原的人没有区别,他们的性情与中原人相同。君主担忧的是自己没有施加恩德,不必猜忌异族。
大概恩德普及,则四方的少数民族就可以像一家人一样。若是猜忌多疑,则骨肉之亲也不免成为仇敌而发生动乱。隋炀帝无道,失掉人心已经很久了。
隋朝东征辽东时,人们都截断手脚来逃避兵役,杨玄感率领运输兵在黎阳反叛,并不是夷狄作乱。
突厥的民众贫弱,我收养他们。计算他们的感恩之情.深入到骨髓之中了。他们怎会再兴起事端呢?
而且突厥与薛延陀的嗜好和欲望大致相同。薛延陀不向北投奔薛延陀却南下归顺我朝,他们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
说完这番话,李世民又对褚遂良说:“你知道起居注官的职责,替我记下我的话:从现在开始的十五年里,保证没有突厥的祸患。”
俟利苾可汗失去部众后.带领少量骑兵入朝.李世民任命他为右武卫将军。
而崔俊在此事之后派出阎立本去新罗,开始为自己的将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