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赎罪银

不见长安 家中小五 1069 字 7天前

张伟听完后人都惊呆了,他还以为那天晚上只是自己被人刺杀,结果这些家伙们丧心病狂,连棚户区都给烧掉了,那可是几千户居民,足足上万人啊!怪不得孟季裕刚才说了句码头上的灾民,他还以为是哪里闹了天灾,结果没成想竟是人祸!

“你们这些畜牲!”张伟怒不可遏,顺手抄起桌上的酒杯砸向了黄世明,可惜张伟此时人正虚弱着,手上并无多少力气,除了把黄世明吓了一跳和溅了一身饮子外,并未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

“张郡尉,大家正在谈事,怎可如此失礼?”孟季裕嘴上似在责怪张伟,可眼睛却一直盯着黄华,嘴角还有一抹似笑非笑的意味:“这些事,我相信黄大人应该会给我们一个交代的。”

黄华:“当然,正巧在下去年在洛阳做生意时,还剩了一批粮食,也不多,区区三千石而已,想来以郡守府的名义施派义粥是再好不过了的。”

对于黄华的话,张伟直接表示了嗤之以鼻,玛德糊弄鬼呢,那可是上万号无家可归的灾民,三千石粮食够做什么。再说了,就算按黄世明所说,他全程没有动手,那也算是从犯,谋杀官员先且不说,光一个纵火罪,就够他喝一壶了。

《唐律疏议》里明确规定了纵火罪的详细处罚规定,放火烧官廨宇及私家舍宅的,处三年有期徒刑;损失满五匹的,流放二千里;损失满十匹的,处以绞刑;造成人员伤亡的,以伤害罪名论处。

隋朝关于此罪名的处罚不详,但想来应当也是差不多的,数罪并罚,黄世明最少也是个流放岭南。他黄华有本事就让孟季裕和张伟把黄世明再带回去,信不信张伟今天晚上就能让黄世明在牢房里意外死亡。

黄华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的,他并未多说,而是站起身来,走到了黄世明的身边:“你做错了事,作为家主,我罚你禁足三月,你可服气?”

黄世明:“侄儿知错,愿受罚。”

“好。”黄华点点头,突然暴起,自袖中猛然滑出一根雕花的玉杵,狠狠地打在了黄世明的腿弯处。张伟和孟季裕都惊呆了,直到黄世明抱着断腿哀嚎出声才反应过来。卧槽,打断腿就无法出门,你黄家的禁足都这么硬核的吗?

“张大人,在下之前说过了,这件事,会给你一个交代的。”黄华说罢,理都不理还在地上疼的直打滚的黄世明,再次拍了拍手,包厢的侧门打开了,里面赫然摆着两箱金银珠宝之物:“孟大人,张大人,赎罪银在此,在下可以带走我这不成器的侄儿了吗?”

孟季裕闻言皱起了眉头,他本不想如此简单的放过黄世明,但对黄华的做法却无法阻拦。隋唐时期是有赎刑制度的,《开皇律》和《唐律疏议》都曾详细记载,在一定条件下,官僚贵族犯流刑以下罪名时,可以依法以缴纳资财代行刑罚,资财可以包括铜钱、金银、绢帛等物品。

没错,虽然黄世明犯的事最少也是个流放,但问题是仅仅是个从犯,黄家有钱有背景,自己若真咬死了不放,等案件转到刑部和大理寺,会判成什么样子就谁也不知道了。还不如现在顺坡下驴放他一马,一来可以聚拢人手全心全意对付蔡家,二来事没做绝,日后搞不好还可以将黄家引为助力也说不准。

“等等!”就在孟季裕犹豫的时候,张伟突然开口喊住了黄华:“刚才听黄大人说,你去年在洛阳?”

黄华被张伟问题搞的有些摸不着头脑,但还是如实回答:“没错,行商之人,四处飘荡,哪里有生意就去哪里,张大人,有什么问题吗?”

“没什么,”张伟的嘴角勾起了一个冷笑,貌似唠家常般问道:“就是听黄大人说剩了一批粮食,下官多嘴问上一句,黄大人在洛阳做的莫非是粮草生意?”

黄华先是一愣,随后脸上露出了一个了然的笑容:“正是粮草生意,莫非孟大人和张大人对此也有想法?”

黄华虽然没有明说,但孟季裕和张伟都听出了话外之音,那就是只要孟季裕点头,黄华是很乐意帮他们处理官仓内的那些粮食的。其实这也算是自古以来便有的事了,官商勾结,在春夏之际,趁着市场上粮价高时,将官仓内的粮食拖出去卖了,等秋收粮食便宜时再花钱买回来重新放回仓库。

当中的利润不算高,但架不住量大,倒买倒卖之间,所得钱财也是不少,唯一麻烦的就是需要当地官府配合,否则被人捅了出去也是不小的麻烦。毕竟很多事,朝廷虽然心知肚明,但你弄到明面上来就太不体面了,朝廷也就只能派人来帮你体面。

“在下先说好,这生意干系颇大,上下打点可得分去不少......”黄华是个标准的商人,听到能有钱赚,又回到桌案前坐下了,一副谈生意的模样。

“不,黄大人误会了,”张伟直接抬手打断了黄华,然后说出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黄大人,洛阳黑市的粮食便宜吗?”

“什么洛阳黑市,张大人莫非是在消遣在下吗?”黄华脸色骤变,虽然他瞬间就假笑着掩饰了过去,但孟季裕混迹官场多年,黄华脸上那细微的变化被他看了个正着。

孟季裕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同时若有所思地瞥了一眼张伟,他在朝中人脉不少,广运潭贪污了洛口仓一百四十万石粮草的事他也是知道的,只是了解的没那么详细罢了。

孟季裕放下酒杯,便已准备好了说辞:“差点忘了,黄大人刚才捐赠的那三千石粮食,可有相关的交易文书,毕竟是要入册登记的东西,该走的流程可不能少。”

黄华沉默了,他其实敢打赌,孟季裕不敢拿这事给他上秤,但万一呢。要知道广运潭事件影响不小,光落马的官员都是按打算的,连三公都死了一位,更何况他这个给人干脏活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