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楚人用兵,秦人得利

司马青史道:“华夏人和草原人各有所长,华夏人于修桥筑路十分擅长,兼之人口众多,这条栈道虽是花费不少,以蜀中之力来说,并不十分困难。”

过了明月峡又南行五十余里来至一处三江交汇之地,河对岸一座小城背山面水而立。

小姑娘道:“此城真是不错,一面背山,三面环水,易守难攻,恐怕就是苴国之都葭萌了,只是周边平原太小了些,养不得几个兵。”

杜开前几日跟司马青史交谈,闻得吐费城被秦国所占之后改名葭萌城,乃是先祖所居之地,瞪大了眼细看。只见葭萌城背靠白龙山,白水自西北而来,自西向北又自北向东环绕葭萌城,最后从葭萌城东北角转向东南,与东北而来之西汉水汇合一同流入潜水(嘉陵江),潜水绕葭萌城往东南而去。白水与西汉水至此河面宽广,流速平缓,葭萌城正面有一渡口,虽是隆冬季节,并不十分影响航运,来往货船甚多。

李左车道:“此城如此之小,只怕养兵不过千人而已,虽有山川之险,如何能支撑苴国对抗强蜀数十年?”

司马青史道:“葭萌虽小,蜀国至此须经过数十里剑门山;秦国至此须经过褒斜道与石牛道,此两地皆险而远,兵马虽多无可用;而此地经潜水至巴国国都阆中不过四五百里,从葭萌顺水至阆中不过一日行程,自阆中朔潜水上葭萌舟行不过两日。巴苴两国素来交好,敌兵不可速来,而援兵旦夕可至,苴国联合巴国抵御蜀国并不太难。若不是楚人进攻巴国太急,使巴国分身乏术,巴苴两国联手,可对抗蜀国,自然就轮不到秦国来捡便宜了。”

李左车道:“楚国本是秦国之大敌,想不到楚国进攻巴国,最后得利的居然是秦国;秦国得了巴蜀汉中之后不过四十年,楚国便失了西部半壁江山,楚国实在缺乏战略大才,不然今日之局面或许大大不同了。”

司马青史道:“的确如此,楚王事后想起来,恨不得抽自己几个耳光。费心费力攻打巴国,一点好处没有,反而给郢都带来灭顶之灾。”

李左车又道:“我看潜水十分便于航运,若是蜀国从此地攻灭巴国,岂不甚是便利。”

司马青史道:“此地本是昔阝与平周,与巴国交好,是巴国西向蜀,北攻汉中之关键要地。蜀王趁巴国南向攻伐之机灭了昔阝与平周二国,借此北向汉中,东南向巴国。蜀王得了此地之后不过十余年,便战败秦国尽有汉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