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缓离港,直接反击。”郑海的回答简短有力。
王景弘放下单筒望远镜:“辅国公,咱们这样做,会不会引起苏门答剌国的误会?”
郑海一脸威严:“他们敢袭击官厂,那就是公然与我大明宣战,有什么好误会的?”
“本官还是觉得,之前的计划更为稳妥,”王景弘望向一旁的郑和,“郑正使大人,您以为如何?”
船队统帅郑和瞥了一眼郑海,又望向王景弘,没有回答。
郑和知道,王景弘不同意郑海的建议,希望自己能支持他。
“小海,还记得锡兰山国那些战死的将士们吗?”
注视着郑海,郑和一脸严肃。
“对啊,辅国公,咱们可不能拿大明将士的生命去冒险。”王景弘在一旁附和。
锡兰山国之战,郑海自然记得,那一次血战,他险些就死了。
那一战,大明军队是赢了,还俘获了锡兰山国的国王,可大明使团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许多大明将士死于异国他乡。
“我记得,他们是为大明而死,是为我们而死,我没有忘记。”郑海郑重地回答郑和。
“那你还坚持出兵吗?”郑和再次询问郑海。
“正使大人,我们必须出兵,否则,官厂将会被敌人占领,我们留守那里的官兵将会被敌人屠戮。”
郑海单膝跪地,对郑和抱拳:“下官恳请正使大人,准许末将出兵解救官厂!”
王景弘使用官职称呼郑和,以示他代表大明使团的第二正使的身份,代表大明朝廷提出建议。
郑海同样以官职称呼郑和,以示自己也是就事论事,是为大明着想,是代表大明的利益。
见郑海如此,郑和扭头看向王景弘:“本官同意出兵,王正使,你意下如何?”
虽然王景弘只是第二正使,但郑和知道,他是皇帝陛下派来制衡他与郑海的。
如果得不到王景弘的支持,那事情会很麻烦。万一王景弘突然掏出一枚陛下的令牌,推翻出兵的决定,那就很被动了。
“本官能体谅辅国公希望解救同袍的心情,可辅国公您别忘了此行的目的,”王景弘依旧有些担心,“岸上的敌人可不少,万一咱们一个不小心,在这里折了人马……”
“王正使是怕我打败仗?”
“辅国公,您的本事,咱没话说,可打仗毕竟是要死人的,”王景弘补充道,“您说,咱们马上要返回大明了,在这节骨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