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到底谁在谋逆?

长安城内,李儒总算把樊稠和张济两人劝解开了。但是两人一开始谁也不服谁的行为还是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偏偏此时,蔡璟带着赵云张辽等人以及会合的大军也来到了长安城下。这让李儒有些紧张,不过在看过敌军情况之后,李儒哈哈大笑,心中也放松下来。

原因无他,只因蔡璟此次带的军队太少了,加上张辽、赵云以及赶来支援的田丰所派并州军宋宪、魏续两部,也不过一万余人,连两万人都没有。放到别处,一两万人或许还是会被别人忌惮的一支力量。但是在这长安坚城之下,两万人确实不够看的。如果蔡璟选择强行攻城,那么西凉军就算火拼之后也剩下了四五万人,守城绰绰有余。因此李儒并不是很担心城防。照常安排之后,他还是把重心放在防范樊稠与张济两人身上。

毕竟樊稠还算与自己关系密切,就算是拿了功劳与自己也算有帮助。可是这张济无缘无故来插一腿,就让人很是不爽了。思来想去,李儒觉得还是先下手为强,趁着现在张济与樊稠刚刚停手的时机,想办法把张济这一方势力吞掉,然后再用合二为一的军队消灭城外的朝廷军,这样不但可以一扫之前关中大败的阴霾,还能反手打朝廷军一个耳光,就很不错。

当然,李儒也考虑过万一失败该怎么办的解决方式。思来想去,最好的方法还是用小皇帝刘珪拖住,等待岳父那边派人援救了。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岳父应该会看在孩子的面子上来救自己的吧?李儒有些不确定地想着,叹了一口气,罢了,尽人事听天命,还是先把眼下长安城内的事情处理好吧。李儒随即离开长安宫,向樊稠的驻地行去,准备与樊稠一起谋划一下这个方案,

李儒与樊稠在商议如何吃下张济军队以增加实力。而张济这边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倒不是说张济发现了什么,他只是一种直觉,觉得李儒和樊稠两人一定会对自己不利,于是他还是抓着荀攸不放,想让荀攸给准备好应对之策。毕竟荀攸是张济难得遇到的肯与自己结交的文士,又是颍川荀家的人,张济觉得可得好好把握这个机会。

荀攸倒也不推辞,他本来就打算着搅乱局势,身为内应帮助蔡璟把长安城拿下。这张济由于根基最浅,在西凉军中对关东之人态度最为亲和,也最没有脑子。荀攸觉得自己还是可以利用甚至争取一下的,当然自己也不能做的太过明显。思来想去,荀攸对张济说道:“将军,此时长安城内李儒与樊稠已经是联手的状态了,我们如果处于被动状态,必将被他们慢慢消磨。为今之计,在下觉得我们还是主动出击,掌握先手的机会为好。”

“掌握先手的机会?可是荀先生,我们现在在这长安城里,城外还有伪帝刘辩的军队在那看着,我看我们很难有机会啊。”张济虽然是一介莽夫,但也是能看懂眼下局势的。他有些后悔,虽然趁着混乱的时候来到长安城,也收获了一些战利品,顺带还被小皇帝封了个立义将军的官职,但是眼下的困境一个弄不好,就会让自己颗粒无收。想要保住这一切,还得让荀攸想办法。于是张济也不管那么多了,连声催促着荀攸想想到底该怎么办。

荀攸想了想现在周边的局势,还有城外蔡璟偷偷派人传进来的消息,便“忽悠”张济道:“将军不要着急。我有一个逼着李儒先自乱阵脚的方法。只要李儒先露出破绽,就是将军的机会。”

“什么方法?能把李文优都骗过去,那先生这办法应当不错。”张济一听荀攸有好办法,内心也安定下来。他现在有些好奇,荀攸到底想怎么做。荀攸也不废话,直接便说了说自己的想法。

第二天,在樊稠与李儒惊疑不定的目光中,张济带人进了小皇帝“刘珪”的寝殿中,很长时间才出来。中途李儒和樊稠本想探查一番张济到底要说些什么,结果很不巧的是,张济竟然有布置人手在外面警戒。李儒心中警铃大作,一直到张济出来回去,他都阴沉着脸色,一言不发。

在稍晚时候,还不明白其中原因的樊稠问起李儒下一步该如何做,李儒想了半天。张济现在明显是想要凭借小皇帝刘珪的力量对付他和樊稠。这小皇帝虽然是个傀儡,但是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大义名分。加上当初为了让自己一方更加名正言顺,还给这小皇帝加了个“先帝亲子”的名号,让事情更加的棘手。罢了,事情要做,就做的绝一些……李儒很快就跟樊稠说明了他想要如何安排,樊稠虽不是很认同,但也觉得不得不做,便同意了李儒的看法。

于是又过了两日,张济想要进入未央殿之时,李儒和樊稠带着重兵出现,意图逼迫张济束手就擒。而张济似乎早有防备。他竟然拿出了一卷黄色的布帛,高声喊道:“陛下有圣旨在此,李儒樊稠二贼实为叛逆,众位将士可随我破贼!”

这下可把李儒和樊稠给整懵了。眼看着张济得意洋洋地指挥着他手下士卒进攻己方,而自己手下士卒却犹犹豫豫还不是用怀疑的目光瞅向自己,李儒心中火大,大声喊道:“张济假传圣旨,他才是逆贼,将士们,速速擒拿张济。生擒张济者赏千金,封万户侯!”

赏赐的魅力总是非常大的。在重赏的诱惑下,双方士卒混战在一起,整个长安城内的局势顿时一片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