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一切早在意料中,王贤表面不为所动,但其实已经有些心花怒放。
他最喜欢被人喊作先生,而不是官职。官职变来变去,但先生却可以是一生的称呼。
尤为关键的是,他其实是在提携后辈,而申式南称他为先生,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以后申式南做官了,依旧是他的学生。
这一点双方心知肚明。
“具体案情等会儿刘庄说与你。我先给你透个底,现今袭爵的武定侯郭玹,宣德年间曾执掌宗人府。郭玹同父异母的弟弟郭镇,媳妇是永嘉长公主。”王贤道。
刘庄便是顺天府刘捕头。交趾一案,他虽然没能获得品级,却被赏赐了一柄腰刀和宝钞衣物等。
宣德之后,宝钞基本形同废纸,市面上不再流通,主要用作赏赐。
不过,据说这是最后一批被赏赐的宝钞,因为之后没多久,宝钞便被正式废除。
刘捕头常常吹嘘两点,一是家中珍藏有最后一批御赐宝钞,二是古往今来唯一有佩刀的捕头,而且这佩刀还是御赐的。
他的佩刀,说起来得感谢申式南。当初办案,申式南用不惯捕快的铁尺,便以顺天府的名义要了一把腰刀。
后来刘捕头与潘德森分别带队缉拿轿夫,申式南看出两位轿夫是武林高手,便将腰刀给了刘捕头以防万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因为闲谈中,申式南得知刘捕头竟然学过玄虚刀法。这刀法乃是张三丰所创,并主要传给俞莲舟的。
刘捕头十四岁的时候,救过一位受伤的乞丐,乞丐伤好之后,便教了他一些硬功夫和这套刀法。
“你怎么知道他是乞丐?”当初申式南问过他这个问题。
他一听这刀法的名字,就觉得有问题。他在沐王府的时候,曾有武当道士多次出入王府,他也见过有人在沐王府使用玄虚刀法。
“他头发乱蓬蓬,衣服沾着泥,倒在我家门口,不是乞丐是什么?”刘捕头一头雾水。
“你仔细回想一下,他十个指头的指甲盖黑吗?衣袖上有油腻腻的还有亮光的那种脏吗?”申式南再次问。
“他指甲有一些脏,但肯定不黑。衣袖上……有泥,但全身衣服都没有那种脏。”刘捕头想了想道,随即恍然大悟。
申式南看着他笑了笑,道:“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玄虚刀法是武当派绝学,而且是张三丰所创。”
刘捕头试演了几招,申式南依稀有些印象,但他对刀法兴趣不大,且那时候年纪还小,所以没法判断是不是在沐王府见过的玄虚刀法。
不过,刘捕头这一手刀法,的确虎虎生风,威势逼人。因此,他在大理寺的叙功文书中指出,刘捕头是武当玄虚刀法传人,建议允其佩刀,以护顺天府百姓。
王贤交代完便乘轿走了,剩下的事由刘捕头告知。
“申老弟,这次又得多亏你,不然,我真是……”再次见面,刘捕头欣喜不已。
他之前常跟在申式南身后,与冯阿敏打交道多,不知不觉学了冯阿敏对申式南的称呼。
申式南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说。王贤能找到他,他便已猜到,其中怕是少不了刘捕头的意见。
对一般人来说,身为捕头,如果自己负责的案子被别人接管,意味着能力不被认可,肯定会不高兴。
可刘捕头一看到他,就露出欣喜之色,说明要么案子是个烫手山芋,他巴不得甩给别人,要么就是信任他。
很显然,两者他都占了。案子涉及皇家和开国功臣之后,当朝权贵之家,不烫手才怪。好在他已经见识过申式南的能力。
在刘捕头的讲述下,申式南发现案子本身倒也没那么复杂,就是坊间流传出了各种说法。
两名死者,分别是武定侯府上的二都管和永嘉公主府上的家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