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的汤圆是枣泥、芝麻和豆沙馅的。这些馅料都是苏俊卿的奶奶奶自己制作的,不得不说苏俊卿的奶奶就是百宝箱,基本上没有能难倒苏俊卿的奶奶的。
馅做好之后,苏俊卿的奶奶就取出三大碗糯米粉,加入适量的沸水后,就用筷子一直搅动,苏俊卿的奶奶告诉苏俊卿的娘亲,这个步骤一定要用滚开的沸水,只有这样烫出来的糯米粉才有粘性。
然后就把烫好的糯米粉揉成光滑的面团,再分成一个个的小剂子。
苏俊卿的娘亲用这些小剂子揉成小碗状包上馅料,一揉就做成一个元宵,为防止元宵干裂,外面还会滚上一层糯米粉。
元宵做好后,苏俊卿的奶奶就下锅煮了出来,看看时间已将到了申时末(17点),正好到了吃晚饭的时候。
晚饭过后,天已经黑了,这就到了正月十五的重要环节,点红烛。
院子里每个房间的门口左右,包括院子大门口左右都会点燃一根小红烛,以此祈求吉祥。红烛高照,红星闪闪,红红火火,祈求一年平安吉祥。
等院子的各个门口都点燃红烛之后,苏俊卿的太爷爷就拿起一个沾满12根小红烛的木板,对着苏俊卿的爷爷说道:“闻铭,叫上家里众男丁,拿上烟花、爆竹,去主街了。”
苏俊卿的爷爷赶紧招呼苏俊卿的大伯、父亲和三叔拿上烟花爆竹,自己则一手抱着苏俊卿,一手拉着苏俊禹跟着父亲向着主街走去。
这一日夜里,村里家家户户都会在主街点燃12支小红烛。这十二支小红烛又叫子孙灯,只要这12支灯火燃完,就寓意着家里子子孙孙繁衍不息。
走到主街之后,就看到主街上已经有人点燃了红烛,圆月高挂,黑夜的主街地上,闪烁着点点灯火,映衬着人影耸动。
渐渐地主街上有的人家烛火燃尽,点燃了爆竹,主街的街道也从寂静,慢慢向着热闹发展,爆竹响完之后,就是烟火,五颜六色的烟火映照的主街一片通明。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