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煦想了想,问道:“苏签书以为哪里合适?”
“东南各州或者西北的西宁州,”苏过已经想好,答道:“东南商业发达,民间借贷情况较多,西宁州正是建设之中,有大量的借贷需求。”
赵煦摇摇头,觉得都太远了。
苏过又补充道:“西宁州最好,若是臣能在那里施行无碍,其他州县便都不是问题了。”
原因很简单,西宁是边州,又穷又苦,最符合青苗法的预设范围,假如能让那里的老百姓接受,并且还能为朝廷带来回报,便足以证明青苗法的价值。
章惇暗自满意,但没有插话。
范纯仁出来表示不妥,说道:“西宁州情况复杂,党项人和吐蕃人较多,汉人本就少,如何能施行?”
“西宁州之内,都是宋人,”苏过立马纠正了他的说法,又道:“正因为那里各种情况都有,所以才最适合试行青苗法。”
赵煦考虑的点都不在这,打断了他们的探讨,说道:“这个不急,先在京中将检校库和抵当所的问题解决了,再商议这个不迟。”
说完先让一帮执政下去了。
一旁的梁从政十分识趣,羡慕地看了一眼苏过,也出去了。
赵煦说道:“西宁州也太远了些。”
苏过解释道:“青苗法不比其他,若不能让众人心服口服,就算强制实行,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若每一条都这么困难,什么时候才能尽复新法。”赵煦又抛出了老问题。
苏过笑道:“官家这是执念了,又不是为了新法而新法,是为了富国强兵而新法。”
赵煦问道:“此言何意?”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熙宁间的新法到如今也是古了。”苏过解释道。
王安石的新法是来钱快,但苏过并不打算照单全收,前面提过了,熙宁新法的富国,本质上还是利益的再分配,依靠的是掠夺大地主和商人的财富,甚至还对底层百姓造成了盘剥。
赵煦明白过来,问道:“卿觉得有些条例不需要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