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说得,怎么可能无误,赵煦亲政若还是现在这一套,那还不如继续装哑巴呢。
苏辙也否定道:“官家亲政后,朝局肯定会有变动,若娘娘一味制止,到时可就不是一个杨畏跳出来了。”
苏过为叔父点赞,笑道:“等着官家亲政的人可不少,到了那一天,有了大义名分,强行阻挡只会让朝廷再来一次两宫之争。”
苏轼喝道:“就非得按你的想法来吗?”
苏过正准备解释,外面有人传话。
宫里来人了。
苏辙急忙出去迎接天使。
不过没过一会,苏辙便表情古怪地回来了,对苏轼说道:“天使是来宣兄长的,你不在家,所以找到我这来了。”
苏轼闻言正准备出去,苏辙拦住他,接着道:“把叔党带上,宫里也点了他的名。”
苏过一脸懵,第一反应是杨畏这么怂的吗?这么快就出卖自己了。
来到外厅,内侍已经有些着急了,说道:“学士和少监这就随我走吧。”
苏轼抖了抖衣衫,说道:“中贵人稍候,容我们父子回家换上官服。”
内侍急道:“我都出来好一阵,两位圣人想必都等急了,临时召见,也顾不得那许多。”
说着带着两人出门上马,一路直奔宫城。
苏过沿途都在犯嘀咕,若单独召见苏轼很容易理解,肯定是娘娘想听听这位老臣的意见。
可捎带上自己,这事就有点奇怪了。
就算是杨畏不靠谱,出卖了自己,宫里直接处理了就是,叫家长算是怎么回事?
不过这事和杨畏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他演完那出闹剧后,根本没人理他,这会还心情忐忑地在家待罪呢。
两人被召见,其实是宫里的祖孙俩决定找人调解矛盾,娘娘提议了苏轼。
原因有二:一来苏轼是赵煦的老师,二来娘娘一直认为苏轼是个不结党的忠臣。
赵煦对这个人选表示同意,但也提了个小要求:让苏过也一起进宫。
娘娘觉得奇怪,但还是答应了,她对苏过的印象还停留在棉花和探花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