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按下葫芦浮起瓢

章惇这才收了怒火,犹自恨恨道:“只恨当初没有赶尽杀绝,方有今日之祸。”

苏过心中一凛,打圆场道:“政见不合,不至于此,皆是为了国家。”又笑道:“真替我父亲担忧,以后世伯掌权了,他估计至少得发配岭南。”

历史上在乌台诗案中,章惇极力为苏轼辩护,苏轼被贬黄州后,他又是各种写信送药,可等二苏还朝,苏辙立马上书猛烈弹劾章惇,用词犀利,直言章惇“得行巧智以害国事”,苏轼倒是没有上书,但二苏一体,从这个角度看,章惇后来的不讲情面也是情理之中,毕竟他从就不是大度之人,你做得初一,他自然做得十五。

章惇摇头笑道:“子瞻倒也罢了,子由这次没有上书,想必是你从中作梗。”

“我如何能有那本事,”苏过谦虚道:“皆是先祖父功劳,《六国论》便有‘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章惇大笑,说道:“你尽是些歪招,这些话诓住你父亲还行,苏子由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多半是你父亲劝住了他。”

苏过捏了捏鼻头,这些长辈真是不爱给晚辈留面子啊。

章惇又道:“你只劝我也是无用,眼下蔡、韩二位相公怕是要先坚持不住了,东府早晚尽入司马君实之手,我在西府无所作为。”

“无妨,二人皆私心作祟,才给人可趁之机,”苏过看着章惇,真诚说道:“世伯可不要那般行事,台谏们早就虎视眈眈,只等着世伯行差踏错。”

其实历史上的章惇也不是善茬,不过比起大兴诏狱的蔡确和庸碌无为的韩缜,章惇在道德与能力上还是胜出不少的,苏过拿他当突破口,最简单的原因自然是知道哲宗亲政后章惇会独相多年,除此之外,章惇是个能做事的人以及他与苏轼的私交都是很重要的原因。

章惇想到此事,更是不爽,说道:“司马君实回朝第一件事便是上书请开言路,如今看来,却是提前招募打手,御史台和谏官们每日里就盯着我们这几人轮番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