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公司一家经营南北方向的铁路,另一家则经营东西方向的铁路,双方均可租借对方的铁路运营车辆。由于南方地形山多河流也多,建设成本更高,所以铁路最南端只修到南京。
刘香优先接受土地入股,最终各地的藩王拿出数十万亩的土地,占股四成半。其余各勋贵拿出土地和银两,才只占了三成的股份。而魏公公不显山不露水,一个人就掏出了可以占半成的土地和银子,足见这些年他确实捞了不少!
在这个过程中,天启不但没有露头,也没有派人在现场打探,以免众人尴尬。毕竟这么大笔的资产,多数来路都不太光彩,大家都心知肚明。
最后南北铁路公司,共募集股本有土地三十余万顷,白银三百多万两。东西铁路公司则少一些,只相当于前者的一半。所有人在合同上签字,然后送入宫中由天启用印,这两个超级庞然大物就此诞生。
只是,所有人都对这两个公司的名字大为不满,实在是太过于粗鄙,但刘香坚持,众人也是无奈。
多年后,经过连年战乱,这些股东超过半数在战乱中被灭族,刘香只能含泪接下他们的股份。也算是他们为华夏铁路事业,做了一份贡献。
两家公司将最先修建“京城-济南-徐州”这条纵线,加上“海州(连云港)-徐州-开封”这条横线,之后再向分别向南京和西安延伸。
铁路将由各个股东各自组织人力,每家负责一段,先行进行征地、铺设路基。随后南北向依靠滦州的钢铁厂,不断向南铺设路轨。而东西向则从海州开始修建,钢轨全部从香城采购。
由于有众多股东互相监督,建设工作倒是相对顺利,特别是有大量的土地在手, 复杂的征地工作也变得异常简单。当然这肯定也离不开众勋贵们的威逼利诱,说不定还有很多人命在其中,刘香也只能但求心安。
但这次刘香最大的收获,并不是从大明王公贵族手里掏出来多少东西,而是提前结识了朱由检,天启的亲弟弟,未来的末代皇帝崇祯。
天启还是有一定的道德水准,觉得拿了干股多少要干点事。但这种皇室私事,不管是派锦衣卫还是太监,性质都变了。最后天启灵机一动,决定让他亲弟弟朱由检出马,在公司筹建和前期施工时,代表他进行监理,以免有不懂事的王爷乱搞。
就这样,还不满十五岁的翩翩少年,就成了刘香的跟屁虫,跟着他在铁路公司、钢铁厂和工地来回奔波了半个月。
等到一切步入正轨之后,也到了朱由检和刘香分别的时候。两人告别之际,朱由检朝刘香长揖,然后恭声说道:“我代天下人谢过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