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吕宋条约 土着围攻

更何况西班牙人的武器水平已经明显落后于其他国家,刘香相信对方不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即使对方仿造,从成本和产能都无法和工业化规模生产竞争,还是只能把他们在美洲掠夺的黄金和白银,乖乖奉上!

科奎拉和菲利普、斯密斯两位将军眼神交流之后,终于下定决心。

“本人谨代表帝国愿意将吕宋出售给贵国,售价为十吨白银,贵国可以使用火枪和手榴弹支付款项。本人也代表我国士兵,同意以雇佣军方式为贵国作战。我国要求贵国不得向其他欧洲国家出售武器,作为补偿,我方愿意每年向贵国采购至少五万支步枪和五万枚手榴弹,具体价格和数量需要我国陛下批准。”

刘香挑了挑眉毛,然后端起酒杯,“为我们体面的结束战争,干杯!”

之后双方拟好条约,刘香和科奎拉都是各自帝国总揽军政大权的总督,他们签字后这份条约具备充足法律效力。虽然现在是比谁拳头大的年代,但刘香还是愿意做一个文明人。

大明天启四年五月二十九日,史称《中西吕宋条约》的签署,标志着西班牙帝国正式将势力撤出远东,也标志着刘香海上霸权的开始。

科奎拉并不担心这份条约会让他自绝于帝国,只要能带回这种先进的火枪,科奎拉自信他会将功赎罪,甚至更上一层楼。那款1622式火枪,足足三倍的射程一旦大规模装备,绝对可以扭转战场局势。

但科奎拉清楚刘香不是白痴,如果这种火枪很容易仿制,对方绝对不会向自己出售,所以只能放下小心思,乖乖谈生意。

“火枪两百两白银一支,手榴弹就要便宜很多,只要五两白银一枚!使用黄金支付,可以享受九五折优惠!”

科奎拉听完刘香的报价后嘴角直抽抽,他知道对方这是赤裸裸的报复。谁让他之前用退役的火绳枪狠狠地坑了对方一笔银子?

其实这个价格也并不算贵,但问题出在独家采购上,刘香要求用三倍定价采购,才答应不出售给其他国家。六百两一支的价格,就难以接受了,不过这就不是他要头疼的问题。

反正他这次可以带回三千支火枪,还搭上了这条商路,这就足够了!

随后的几天,张福田挑选了一个团的西班牙陆军,组建为西班牙独立团。其余俘虏由科奎拉使用马尼拉的白银支付赎金,然后坐上被蔡华挑剩下的战舰,带着刘香早就准备好的军火,和科奎拉一起离开了吕宋。

少部分西班牙平民则留了下来,看到明国并没有抢劫他们的财产,这些商人将在这里继续从事从吕宋到墨西哥的贸易。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在几年后都加入了大明户籍。

刘香目送科奎拉离开后,心情异常愉快。欧洲三十年宗教战争,对军火的需求无疑是巨量的,所谓的独家采购协议刘香根本不会当回事。对他来说,谁弱他就会卖给谁,他要让这场战争打上六十年!

解决了西班牙人之后,刘香就开始着手处理吕宋土着。科奎拉和刘香都默契的没有提土着俘虏,这些人全部被送往铜矿。菲律宾铜矿资源丰富,刘香急需大量的吕宋土着贡献力量。

除了这一批俘虏,仍有数万的土着正在赶往马尼拉城。在科奎拉投降后的这几天,已有数千土着和第一旅部署在外围的守军交火。他们总是悍不畏死的发动冲锋,然后在火枪和炮击中死伤惨重,之后身体健全的人开始成为骄傲的矿工。

刘香很难理解土着们的举动,西班牙人可以轻松的统治他们,刘香击败西班牙人之后,他们凭什么觉得自己能够打败自己?

唯一的解释就是,西班牙人没有将他们逼入绝路。吕宋物产丰富,怎么都不至于饿死,西班牙人也不至于看上黑瘦的土着妇女,所以他们可以在科奎拉的统治下相安无事。

相反,土着明白这些年他们在西班牙人的怂恿下,对汉人犯下何等罪孽。一旦汉人掌握吕宋,他们认为一定会遭到报复。与其被汉人逐个击破,不如合兵一处拼一把。如果能够将汉人赶走,还能重新成为吕宋的主人,如果失败在他们看来也不会更坏了。

大明天启四年六月初六,六万多吕宋部落联军包围了马尼拉。

一方是手持弓箭、吹箭、长矛等各种简陋兵器,同时又组织混乱的土着部落联军,仅有少量的火枪。一方是依靠坚固城池,并且装备先进热武器的陆军第一旅和西班牙独立团。

土着一方虽然组织混乱,但也不是傻子。他们知道白天冲击对方的火炮和火枪,是自寻死路,于是在夜间抬着云梯从城墙四面围攻。很多土着甚至参与过城墙的修筑,对地形无比熟悉,但张福田早有防备。

城墙上火把林立,足以让火枪手看清目标,从对方进入射程就没有停火过。张福田有意对对方造成最大程度的杀伤,以免对方溃散后还要慢慢追杀。所以只让少量野战炮发射实心弹,麻痹敌人。

土着联军看到虽然伤亡很大,但他们知道火枪的超慢射速,只要攻上城墙就必然可能取胜。于是不再观望,不再保留预备队,开始一股脑涌向城下,企图用弓箭压制,尽快从云梯登上城墙。

突然之间,守军放弃火枪开始疯狂向城下投掷手榴弹,早在城内瞄准的迫击炮也开始对城墙外围急速射,这场夜间攻城战,瞬间变成一面倒的屠杀。第一旅甚至开始杀得有些手软,反倒是西班牙独立团杀的得心应手,甚至主动请缨出城作战。

最终土着联军伤亡达到两万多人,除了外围一万多人逃跑外,剩下的全部吓得瑟瑟发抖,跪在地上不敢动弹,刘香的铜矿又多了几万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