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移民抵台 火车问世

天色彻底暗下来时,他们才跌跌撞撞的到了山里,刚好遇到打柴回来的大舅哥,这才跟着来到家里。

晚上一大家子人围坐起来一起,听陈少敏介绍移民的事。不管男女,每个青壮十两安家费二十亩良田,再加上送的各种铁器,条件简直优厚到不可思议。最重要是家里十几个孩子,总督府全都管吃管住,收进学堂读书,哪怕只能出一个秀才,也是祖坟冒烟了!

虽然说故土难离,但广东福建沿海,活不下去到海外谋生的比比皆是。去海外总督大人治下,总比去吕宋等地要好吧?当天晚上一家人就开始打包行李,第二天一早一家老少就紧赶慢赶的前往府城。

入城后陈少敏直接带着岳丈还有三个大舅哥去府衙报名,总算在晚上关门前拿到了移民证。陈少敏接过来一看,移民类别一栏则是写着“青壮劳力”!

由于赶得早,岳丈一大家子和他是同一天出发。这几天几人都在城里到处打听,这四里八乡移民的还真不少。甚至还有山窝里的逃户也壮着胆子进城来报名,官府居然也直接给了移民证。

这下大量的逃户都朝府城蜂拥而来,逃户虽然不交税,但山里生活困苦更是让人难以忍受。冲着十两银子和二十亩地,这些人才不管是大员岛还是吕宋呢!

至于府衙,对于移民的态度自然是多多益善,每个人出发前海外总督府会一次性结清他们未来十年的赋税,这可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这笔钱不要白不要,反正这些逃户本来也不交一文钱的税。至于少数的贫苦山民,收也收不了几个铜子,倒是各种山货收上来一库房。

如今可以一次性满额收足未来的十年代的赋税,这上下官吏不知道多开心!这账目一做,到时候多少上交朝廷,多少截留后分赃,就看各府县官员的良心了。至于会不会人口大幅减少,影响以后的赋税,那更不是现任官员的考虑的事情。

大明天启三年四月初二,陈少敏一家共22人口人和其他上千人,在惠州府衙前排队领取安家费。海外总督府的移民官已经在府衙门口等候,所有的衙役都在努力的维持秩序。等排到陈少敏时,他惊奇的发现由于储备官吏的关系,他的安家费居然是五十两,而不是妻子和大舅哥他们的十两。

而且移民官对他尤其的客气,这让陈少敏一家人对未来充满了期望。他们被告知移民的目的地是台东县,众人并不清楚台东在哪里,都跟着带路的移民官和衙役朝海边行进。

一路上沿途都有明军把守,防止有人拿了银子又跑回家去。这些穷的叮当响的卫所军,这两个月给刘香打下手,哪怕最低级的士卒,也可以一人拿到五两银子,各个都干的格外卖力!

中间在惠东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中午才赶到海边的码头。

自隆庆皇帝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比较繁华的阶段。虽然佛郎机人、荷兰人和各大海盗的出现,让海贸危险重重,但人为财死鸟为人亡,吃海上这口饭的人确实越来越多。

这也是刘香能够在当地雇佣到船只的原因,此时码头上已经停靠好了海船。陈少敏摸了摸怀里从自家院子里挖的一包泥土,拉着妻子的手,坚定的踏上海船。

这个年代海运的危险还是相当大的,这些移民几乎都做好了不幸遇难的心理准备。父母在不远行这句话,不仅是说孝道,更是说出古代出远门的凶险!

惠州的移民船和广州、东莞等地的移民船,在珠江口汇合之后,浩浩荡荡足有上百艘。这第一批移民就有六千多人,为确保安全,由张少仲带领的五艘黑蛟舰负责沿途护航。此行将一路分别停靠台南、台东和花莲三县,每县安置两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