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拿出高希给他的“锦囊”,来来回回读了好几遍,也不理人。
这可把使者吓坏了,小心翼翼地上前提醒道:“殿下...殿下...太傅吉人天相,既然不知所踪,便是无事,殿下大可放心。只是现在时间不早了,大局为重啊,还是速速返京要紧。”
朱瞻基像没听见,自言自语道:“四叔,侄儿明白你的意思,侄儿谢谢你。”
说完,他将“锦囊”往怀中一揣站了起来。
“传本宫密令,向辽东、山东、南直隶、福建、广东各省密发太傅画像,任何商船离港必须登船搜检,核对人口。发现太傅行踪,立即扣留回报。”
十八日后,北京郊外,通州。
一条偏僻道路旁,立着一个小茶摊,稀稀拉拉地坐着七八个喝茶歇脚的行人。
汉王朱高煦也坐在其中,穿得一身普通客商的打扮,几个扮作长随的仆人侍立在侧。
他慢悠悠地喝着茶,眼神却不住地望向路的远方,像是在等什么。
果然,一会儿一个长随打扮的小厮小跑着回来,上前小声报告:“王爷,船来了。”
朱高煦眉毛一挑,脸色兴奋起来。
“确定是他吗?”
“千真万确,我们的人跟了他一路了,确定是他。”
“好,走,去码头会会他!”
呼啦一下,茶摊上的行人都跟着朱高煦起身了,原来这些人也都是他的随从,假扮着路人歇脚。
步行半盏茶功夫,朱高煦等人便看到了一处偏僻的码头。
他没有靠近,而是就近选了一处居高临下的小树林蹲守。
“我侄儿一直在船中吗?”朱高煦问道。
“是的,王爷。”
这些天,这句话被他问了不下百遍了。
他虽然表面平静,内心却十分紧张。
从十几天前从京城获得的密报,说洪熙皇帝可能已经驾崩,只是消息不确切。
不过应天(南京)方面的消息是确切的,那就是朱瞻基突然微服秘密返京。
朱高煦兴奋不已,他几乎可以断定洪熙皇帝已经翘辫子了。
现在朱瞻基和朱高燨这两个最大的障碍都不在京城,正好是他动手一搏的好机会。
可是这回他学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