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戴清原对自己的上司吕震的了解,东宫派出高希开始在礼部“夺权”,吕震必然要反击。
高希提出的几件事,桩桩都犯了吕震的“忌”,吕震应该震怒,然后想办法还手才对,或者架空高希,或者诬陷高希,至少也应该想个什么办法将高希弄走才是。
然而,什么也没有发生。
高希在吕震的配合下,很顺利地理清了西洋公司返航货物的清单和帐目,送去户部。
随太子北巡视察营建工程的相关账目,也很快理了出来,高希带了一份,到了北平府可以对照着检查工程情况。
至于精简迎接西洋船队的归来仪式,高希的意见也完全被采纳。
吕震甚至在内阁议事时,当众称赞高希的意见很好,符合圣上和户部历来倡导的厉行节约的主张。
戴清原一头雾水,不知道吕震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高希这边也风平浪静,办完了事,便择了吉日,随太子在龙江关码头登船,先入长江东行,到了扬州入运河一路北上。
随行的官员,除了高希,还有皇太孙朱瞻基,高希的义子高强,原吏部主事萧仪,礼部右给事中李能等人。
萧仪,就是上回在奉天殿朝会时,硬扛永乐皇帝、反对迁都北平的那个心直口快的官员。
上回他被永乐皇帝“革职”,但却没有“查办”。
不就是一个敢说话的官员,说了几条和皇帝不一样意见吗?都革了职了,还要怎样!
再说,反对北迁的声音在朝中是普遍意见,萧仪只不过是大声说了出来而已。
朱高炽便找了一个名目,将他从刑部大牢捞了出来,顺便在文官中刷了一小波好感。
在北迁这件事上,太子朱高炽还没有拿定主意,他不想轻易表态。
如果反对北迁,就是和父皇作对,于他巩固太子地位不利。再说他的心腹高希,已经在大庭广众之下明确支持永乐皇帝,他若站出来反对,等于是说东宫内部有裂痕,于政局不利。
但这么多臣子反对北迁,还有户部尚书夏元吉屡次与他谈及,新都营建造成国家财政极大的负担,百姓赋税沉重。
朱高炽天生心地仁厚,百姓负担重,日子过不好,他也心有戚戚,寝食难安。
他早就想到北平府看看实际情况,奈何父皇频繁北巡,他只能一直留守京师监国。
这次代父皇北巡,正好看看实际情况如何。
数天之后,船只过了徐州进入山东境内,便是南四湖,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
朱高炽坐了好几天船,感觉船舱里无聊且憋闷,便在南四湖的北边找了一个小码头下了船,说是走一段陆路,调剂了一下心情,顺带着了解一下本地的风土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