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重新回到养心殿。
“太子,你决意亲征吗?”永乐皇帝问道。
朱高炽突然跪下磕头,然后说道:“父皇,是否愿听儿臣一说肺腑之言?”
“高炽,这从何说起?父皇何时不听你说话了。”
“父皇,儿臣被父皇立为储君已经是第九年了。儿臣自小资质愚钝,不及二弟和三弟。靖难之时,二弟立下赫赫战功,又曾随太祖、父皇北征。论武功,儿臣远不及他。”
“儿臣今日斗胆问一句,在父皇心里,儿臣是不是真的及不上二弟、三弟?”
“...”永乐皇帝不知道怎么回答。
立谁为太子,并不是皇帝认为哪个儿子好,最中自己的意,就一定能立为太子的,其间会有朝野上下各种势力的博弈。
皇帝也需要权衡大局,做出妥协才行。
永乐皇帝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实权的皇帝,但在立储一事上,他也敌不过整个文官集团的意见。
永乐皇帝也是人,也有个人的情感偏好。
就他所认知的帝王候选人,与他越像越好,文治武功样样出色,杀伐决断、刚?果敢。
所以,过去的这些年,他纵容汉王朱高煦,甚至赵王朱高燧,都是因为在他内心,始终认为朱高炽根本就不像一个帝王,或者说根本就不像他。
“儿臣这个太子做得...战战兢兢,所幸监国辅政尚没有什么差池,未曾辜负父皇的期望。儿臣并不留恋太子这个位置,能为君父分忧足矣。”
“儿臣这次决意要做总兵官。往大里说,是儿臣想像高祖和父皇一样驰骋沙场,在战马上为大明江山打出一片安宁的未来。”
“往小里说,儿臣也想让父皇看看,儿臣是不是真的不如二弟、三弟,一无是处。”
“儿臣这两年,一直咬着牙,天天与高希一起晨练,将身上的肥肉尽皆减去,还努力训练弓马骑射,就期待有一天代父皇出征。”
高希在一旁听了也颇为感动。
他一直以为太子跟着他坚持晨练,是因为太子想减肥,然后变成了一种生活习惯,仅此而已。
没想到,太子有这样深沉的隐忍、韬晦与城府,如此长远的用意与打算,而今天他终于等来了这个机会。
永乐皇帝看着眼前的太子,感觉有些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