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场所的条件也要比县试、府试、院试好得多,也正规得多。
此时的国家首都就是应天府,因此虽然是南直隶的乡试,所用的考场却是会试的考场,即贡院。
到了乡试这天,众人起了大早,到了贡院外,又是一番点名、搜身、领卷,然后对号入号房。
号房就是考试座位,就是一个个小隔间,吃喝拉撒睡,都在里面。
号房的样式,有点类似于今天大型购物中心内的带门的卫生隔间,只不过里面多了两块活动的横板,但面积要多一些。但号房是没有门的,有考官会来回巡视,防止作弊。
这段时间的苦读,让高希的四书五经和八股的功底又提升了不少,他很自信,进号房时天还没亮,他便睡了一觉。
等天亮了,发下考题来。一共有四道题,其中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
高希倒略一思考,倒有了思路,在草稿上先写了起来。
滕飞、张彦昞和余彝看到考题,首先在内心将题贩子上下十八代问候了一遍,因为他们所背的所谓“考题和文章”根本就和考题对不上号。
还好,这些日子跟着马乐、高希、黄翰这些学霸混,功夫也没白下,想了半天,便也开始“破承起入”写了起来。
连着三场考试,近十天的时间,考生们身心疲惫。
马乐、高希、黄翰、子龙皆平稳发挥,心无波澜,就想好好休息一下。
滕飞、张彦昞、余彝出了贡院,见到马乐喜形于色。马乐到底是国子监的学生,带着众人这些日子研读、分析四书五经考题,又竭力让大背诵名篇。又专门讲了几次诏、表等公文的写作,让大家练手。
至于策问就别提了,黄翰、子龙就是以“求教策问如何写”出钱请马乐指教的。就算是高希、黄翰、子龙三人也获益匪浅。
滕飞尤其高兴。他虽说浪荡,读书也不甚用功,但这么多年的书也不是白读的,底子不错。
经过最后的备考冲刺,方法得当,特别是第二和第三场,写公文和策问,都不要是八股文,他感觉自己越考越好。
八月八日进场,到今天考完结束,已经是八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