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忧心忡忡,说到口干舌燥时端起茶杯解渴,发觉赵牧走神打盹,心不在焉,不由得高声询问:“赵牧,你是何意,觉得吴王攻必克,战必胜吗?”
“陛下,我理解你的苦心,但陛下肯定比我更清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何况渡海作战,两地消息闭塞,陛下久居皇宫,牵肠挂肚,除徒增烦恼外并不能改变什么?”赵牧直言不讳的说。
与其自寻麻烦,不如平常心对待。不论胜败,半年内自有定论。
随之稍作思考,赵牧继续说:“何况胜败乃兵家常事,东征大捷自然好,若溃败,权当让吴王历练。何况刘仁轨,刘仁愿,刘伯英从旁协助,朝廷秘密部署半年,焉能有不取胜的道理。”
“你说的对。”李世民微微颔首,视线转向李孝恭,程咬金说:“赵牧言之有理,朕亦希望吴王大捷,怎奈战场形势千变万化,渡海作战危险重重,咬金,你带领两万左骁卫奔赴高句丽,镇守高句丽之余,密切关注东海战事,连同同北上的水师策应吴王,必要时派军协助吴王,以免吴王作战不利,全军没有任何退路。”
“陛下。”
程咬金神色大惊,他好些年不领兵打仗了,皇上突然派他镇守高句丽不符合常理啊,连忙说:“陛下,臣年事已高,精力大不如前,不适合领兵打仗,若陛下担心高句丽战事,何不派遣席君买,曹继叔带兵前往辽东呢,他们多次征战高句丽,熟悉当地地形,比微臣更合适。”
嗯?
李世民瞪了眼程咬金,高声说:“既然你相中席君买,曹继叔,你担任高句丽大都督,连同席君买,曹继叔前往高句丽。”
若非赵牧自甘堕落,烂泥扶不上墙,他首先考虑让赵牧领兵出征,怎奈赵牧既不东征也不西征,俨然想做个逍遥王。至于席君买,曹继叔,东线兵将多自神武军或赵牧训练的水师,但凡李恪率军大捷,刘仁轨,刘仁愿,刘伯英功不可没,赵牧凭着举荐之功还是能分一杯美羹,东线必须出现一名非神武军的将领,和赵牧关系匪浅的程咬金最合适。
所以,不容程咬金拒绝。
闻之,程咬金内心暗暗叫苦,长安前往高句丽路途遥远,他不想跋涉山水奔赴黑山白水之地,碍于皇上强硬的态度,他无从拒绝啊,不得已抱拳说:“微臣领命,马上调兵遣将,尽快赶往高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