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道家术语。释义为宇宙内外一切事物或景象。
奥义:意思是内容深刻的道理。
心有灵犀:成语,出自唐?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山海经》中有记载,有一种犀牛长有三只角,一角长在头顶上,一角长在额头上,另一角长在鼻子上。鼻子上的角短小丰盈,额头上的角厥地,头顶上的角贯顶,其中顶角又叫通天犀,剖开可以看到里面有一条白线似的纹理贯通角的首尾,被看作为灵异之物,故称“灵犀”。 “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说法就是由此而来,即指心中若有灵犀角中的那条白线似的纹理,我们的心灵便能默契相通,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时常比喻恋爱着的双方心心相印,也可比喻双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班门弄斧:成语,出自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鲁班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能工巧匠,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鲁班是木匠的祖师爷。班门弄斧意思是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含贬义。
坐而论道:意思是坐着空谈大道理;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也有自谦的意思。
为之奈何:成语,出自《项羽本纪》。 “为”是介词“对”的意思,“之”是代词,一般代一件或者多件事情,翻译成“此”、“这”,“奈何”是疑问代词“怎么”的意思。所以这个句子也可以这样解释:“怎么处理这事呢?”
不愧下学:成语,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意思是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尽之:意指全部包括了。
舌桥不下:成语,出自《史记?扁鹊苍公列传》。意思是翘起舌头,久久不能放下,形容惊讶或害怕时的神态。
黍米: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农作物,被列为五谷之一,有白、黄、红诸色,在我国华北、西北多有栽培。黍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用于制作面食、煮粥等食用;也是酿造黄酒的最好原材料。黍米除食用外还可入药,在中医中药中被列为“补中益气”的具有食疗价值的食品。
十大戒律:道教注重教徒的品德修养,要求做到忠、孝、济世、守身、节俭、利人、清修。十大戒律作为修道养性的前提,洁身戒行的道德规范,能使道教徒品行端正。道家十大戒律内容为:一者不杀当念众生;二者不淫犯人妇女;三者不盗取非义财;四者不欺善恶反论;五者不醉常思清行;六者宗亲和睦无有非亲;七者见人善事心助欢喜;八者见人有忧助为作福;九者彼来加我志在不报;十者一切未得道我不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