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眼下账面上的九千多万亩国有土地都快绷不住了,更别提收天下良田为朝廷所有了。
“陛下,当下蒸汽机虽然还没有眉目,但只要应用新式纺纱机,自然可以降低布料生产成本。”张居正建议道。
“朝廷可以在山东等地推广棉花种植,引进西方优质绵羊,如此就有了原料。生产出来后,大可行销诸国,挣得丰厚利润。国家亦可从中抽税获利。”
“想法虽好,实行起来却非易事。改麦地为棉田草地,小民生计是否会受到影响?”朱元璋问起了其中弊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改粮食作物为经济作物,必然会影响民生。”张居正肯定道:“好在眼下大明开国不久,人丁不盛,土地压力不大。纵然出现些流民也很快会被消化。”
“而且工场作坊也可以收纳一部分,当不致生出大乱子。”
“待到数年后,布料行销诸国,利润流入大明,尝到甜头的厂主们自然就会全身心投入此道。”
“到时候蒸汽机也该仿制出来了。煤炭、钢铁诸多行业一起联动,大明便可在新法上慢慢走下去,国库也会逐渐充裕起来。”
“听起来似乎可行。尝试一下也无妨。”朱元璋点点头,又提出疑问:“只是大明若能行此法,刘汉不是一样可以?到时候两国相争,只怕仍是难有突破。”
“大明能借此法富国强兵,汉国却未必,至少效率进展绝比不上我国。”张居正先是下个定论,而后解释道:“西汉年间,世界一片荒蛮,后世威加海内的欧陆列强尚在黑森林里打转。”
“如此原始的环境,又能有什么消费能力?所以汉家那边,只能自产自销。纵然有些利润,也未必能弥补这个过程中的损失。”
“反观我大明这边,十五世纪各地都已经建立国家,明确制度,商贸沟通来往不绝。”
“如此优越的环境,我大明自可借新式武器船舶之强悍,将所产物品行销诸国,尽揽工商之利。”
“以此点来看,各国形势皆不如我。二三十年后,我大明国力当为诸国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