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十三家

真的太难了。崇祯年间的糟心事就不说了。潼关一败后,顺军残部千里转进,一路上老弱妇孺死伤枕藉。

本以为到了湖北便可稳定局势东山再起,没想到闯王离奇身亡。将士们失了主心骨,军心涣散,每况愈下。

再之后,满清敌视,残明表面上接纳了他们,实际上根本没把他们这帮反贼当人看。

诸部四处游荡,最后才选择了夔东这地界安顿下来。之后的日子虽然艰苦,但有了一处容身之地后,众人也算是稍稍轻松了些。

至于周边清军的围剿,大家都是打了一辈子仗的,无非就是拼命罢了,怕着谁来。

可就是这等艰苦日子也没过几年。大西军那边三王内讧,清军大举汇剿,眼瞅着永历政权就要完蛋了。

夔东诸部拼了命地攻打重庆,意图支援李定国所部,却没想遭遇叛徒,大败而回。

等到西南清军腾出手来,只怕就是大家为国尽忠的时候了。两个月前,在座诸人心中只有绝望。

就在这时,却突然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

先是商州、西安事起,关中八旗绿营被一扫而空;而后,武昌光复,荆州、广阳、承天皆换成了汉军旗帜;再之后,北地唐、宋、元诸国消息也陆续传来,甚至听说还有那明国起于应天府。

这天下,虽未必属明,但必然不会是满清的了。

而大家除了明室之外,也多了临近的秦、汉两个选择。

这大明朝,大家伙早就呆够了。

十三家是什么人,除了少数旧明军官和地方势力,主要还是大顺军余部。

一帮子造反起家的,就算是被招安后仍然屡遭歧视的人,能看得上烂到家的大明?只是形势所迫抱团取暖罢了。

但凡秦汉两国任意一个拿出些许诚意,大家伙还不上赶着投过去。夔东这烂地,这苦日子,众人着实是过够了。

只是在众人眼巴巴的期盼中,近在咫尺的秦国却迟迟没有派人过来联络。

秦军止步于陕西,对近在咫尺的湖北视若无睹。

一直到不久前,秦军料理了西安的清军之后,才派出使者,只是条件却不怎么优厚,竟然连个侯爵都不给。

连刘体纯、李来亨二人也只给许了个左庶长的爵位,在湖北的各家还需弃了地盘去陕西投奔。这秦国,也太抠门了些。

众将犹豫间,顺江而上的大汉帝国将势力延伸到鄂西,向“十三家”派出了使者,许以各部首领列侯、关内侯的高爵。

这可不是残明给的那些有名无实的虚号,都是有实实在在的好处的,甚至还有封邑。

那些闯军余部有不少老兵,战斗经验丰富,对于汉军熟悉新式战法颇有益处,值得刘彻下些本钱拉拢。

李来亨、刘体纯诸部首领自然也是喜不自胜,以前是没得选,只得捏着鼻子接下大明的委任状,现在有了更好的去处,还不一脚把大明的招牌给踢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