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关键

留在云南自是不可能。八旗兵不乐意,吴三桂部不情愿,陕甘绿营出来那么久也早就想家了。

总不能把广西线国安部和贵州的绿营兵留下镇守吧。这么点人,又是此次大军中战斗力垫底的存在,这不是给明军送菜吗?

直接去广州更是别提,一帮子北佬,指望他们能丢下家眷安安分分跑去学粤语,命令一下,当场就能散了伙。

至于回乡,同样是个大问题。

南征的十几万大军,八旗兵就不说,那是有家难回,总不能万里迢迢通过汉、宋甚至还有唐国的地盘打回北京去吧。

就算是打回去了,北京城那会只怕也不姓爱新觉罗了。所以这五六万八旗兵便只能在南方寻一处安身之地。

但是吴三桂和那些北边来的绿营兵就不一样了。这些人的家眷都在陕西,都眼巴巴地指望着早日还乡呢。

他们可以自云南或者贵州走四川回陕西,那占据关中的秦国想必也会很欢迎这么一支战力不错的武装力量投奔吧。

所以不能成行,不过是受制于粮草问题。从云南经四川到陕西,何止三千里,且道路艰险路难行。从贵州起行也好不到哪里去。

小主,

而无论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贵州,还是被杀成了一片白地,连成都都成了荆棘遍地的荒芜之所的四川,都不可能支撑得起大军的后勤,必须要从后方转运粮草。

吴部加上抽调南征的陕甘绿营足有七八万人,失去了湖广、陕西诸地的物资供应,根本不可能成建制的回去。

难道大家伙打散了建制一路打猎回去吗?四川目前可还有些明军的,敌对了那么多年,你说要跳槽,不给满清打工了,人家就会轻易放过你吗?

先不管这么一来,会损失多少人,就算侥幸成功返回陕西,这打散建制没了兵,投奔新主子,人家会拿正眼看你吗。

要返乡,其中的关键便是粮食。

清军缺粮吗?并不缺。

不到两个月前,大军兵入昆明缴获的粮草堆积如山。这还得好好感谢永历皇帝。

洪承畴为了筹集粮草费劲了心思,但自贵州到云南,道路艰险,即便后方粮草充足也难以供应上去。

要是明军坚壁清野,拖到清军粮绝或许还有转机。但永历帝却以“恐清师至此无粮,徒苦我百姓”为理由,传出旨意不要烧毁昆明存粮,让满清王师获得了足支半年的粮食。

再加上在贵阳的仓储,不敢说多么宽裕,但是支撑十数万大军兵进湖南还是绰绰有余的。当然,拿出一部分给平西大将军和绿营诸部,也足够他们返乡了。

但是凭什么?我八旗天兵掌控的粮食平白分给你们食用,想什么好事呢?

要吃的,拿命来换吧,只要你们为王前驱,打败了那什么劳什子汉武帝就给足了粮食放你们回陕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