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废除农业税

而每亩土地额外要缴纳2斤粮食,加上0.7成的损耗,这部分作为官田的收入,其实就是没来由的。

当初的洪武大帝因为是农民出身,所以对待农民的赋税是极为少的。

可耐不住洪武大帝的种好,生了一大堆的王爷,一大堆的王爷又生了更大一堆的郡王。

再加上王爷们有钱了,就大规模的兼并土地,所以导致这老百姓的日子也就愈发的艰难。

过了这百多年后,手里还有土地的百姓又能有多少呢?

所以百姓们们只能租种那些地主、王爷的田地耕种,可这税不高,地租可就很高了。

我们引用一段某地县志上的话,“某地有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什九,岁仅秋禾一熟,一亩之收不能至三石,少者不过一石有余”。

“而私租重者至一石二、三斗,少者亦七、八斗”。

一个地方有地的老百姓只有十分之一,其他的人都要租田去种。

而好的田地一亩最多收四五百斤粮食,下等的田地才收不到二百斤。

也就是说加上赋税,至少4-5成,至多7-8的收成,要被地主剥夺走。

遇到收成不好的年份,这边交完地租和赋税,那边直接就得找地主借粮食过日子的情况,都比比皆是。

而王爷们的土地再多也不用交税,地主家的儿子,考取功名之后晋升士人阶层,也不用交税。

再加上物价的贬值,这一座座大山,都压在了早已被压弯的百姓脊梁之上。

“若是大人真的将此法执行下去,那对于沿海的百姓来说,可真是一个莫大的恩赐”,张大雷起身冲陈兴显抱拳道。

他张大雷家中就是佃户,深知这每年交税和交租,对于百姓来说是多么大的一个难关。

而陈兴显最大的心愿就是宁愿他匍匐在地上,也要为后世擦干净身上的耻辱。

而若想雪耻,先得富民,这富民之举,首先便是割除这压在百姓们身上的大山,也就是征收了数千年的农业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