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中秋诗会

“说实话这也真难住了书院的所有人啊!最终还是吏部尚书岑大人给出了个合适的方案。”

原来各部官员都有职责为书院学子上课,各部轮流指派官员。上至尚书下至郎中。

当所有人都争执不下时,吏部尚书岑大人给了个建议: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单纯从数百人所做诗中,确实很难抉择出十篇定为最佳。

毕竟能够参会且还能得到名额的人,哪个没真本事?

所以岑大人便提议不以一诗定高下。进行擂台文斗!

于书院门前大街上,设立十个高台为擂台,参赛者以擂台守擂的方式,决出前十名额。

所有得诗会名额者皆有三次机会,并对守擂的才子发起挑战,胜者自然继续守擂,若一盏茶时间内没有人挑战,则守擂者自动获得胜利。

众目睽睽之下,自然公平公正。

……

这种诗会方式,苏奕倒是第一次听说,听起来十分有趣!

这样的擂台方式,没有黑幕,全凭自身才能攻擂守擂。

获胜者也是当之无愧的真才实学,这并不是一个穿越者随便抄几首古诗就能够获胜的。

当然如果你有金手指或者系统,当我没说。

“当然不仅仅是比斗做事了,否则谁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几十上百首诗词来,还必须上佳。”陈老夫子也解释了一番。

苏奕却是想得简单了,这要是李白来了都不一定能行吧?

“所以这擂台比斗也并不都是作诗,比斗时题目由守擂者抽取,题目包括不同题材的诗词创作,数算,经文,古文释义,策论,历史等等。

最后,守擂者若三十连胜,则直接判为守擂成功。”

说到这,诗会的大致情况,苏奕也就了解得差不多了。可以说既要有超强的实力为基础,何时守擂,何时攻擂,攻谁的擂都要有讲究。

而且还得有一定的运气成分。题库包罗万象,谁也不敢说自己是全能。抽不到强项,只能说是运气差了些,时运不济!

“真想去见识一下这金陵城中才子佳人的风采呀。”苏奕不由得感慨一句,今后的中秋诗会质量如何不好说,但是这第一届一定是金陵城内所以才子佳人龙争虎斗的一场较量。绝对是精彩万分了。

不用想也能知道那最终守擂成功的十人是多么地风光无限,不仅能够取得书院入学资格,更重要的是人前显圣的机会啊!

小主,

“怎么,殿下也想参加啊?”看着苏奕一脸的向往,陈老夫子打趣道。

“您可别挖苦我了,且不说我能不能参加,就算参加了也守不住那擂台啊。”

万众瞩目下守擂,数百人攻擂,这不仅考本事,更考验一个人的定力!

苏奕自认定力应该够,但这本事够不够还真没有多少信心。

千万别小看古人,都是两个肩膀扛个脑袋,再说这是数百万人的京城中选出的这三百来号人,想来水货是不会有的。

“殿下的本事我是知道的,但终究是习文时间太短了!”对于自己的弟子,陈老夫子还是了解的。

“说多了都是泪……”苏奕叹了口气。

······又聊了许多,时间就在这样不知不觉间流淌着。

“时候不早了,老夫也得回学院继续忙活诗会的事情了。”

“夫子,今日一别,再相会也不知何年。”苏奕终究是不舍的。

陈老夫子是自己的西席,师长。但与之相处日久,早已处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苏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