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抵达了凉州府

征服者征大人的豪华马车一路西行,终于抵达了凉州府。凉州位于大清国的西北门户,地势开阔,风光壮丽,自古便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入城之际,征大人隔着马车窗帘远眺,凉州城墙巍峨,城内繁华而有序,熙熙攘攘的街道两侧挤满了商铺与摊贩,异域风情扑面而来,令人耳目一新。

刚下马车,凉州的寒风便迎面扑来。尽管是初春,空气中依然带着丝丝冷意。征大人拉紧外袍,驻足环视四周。他注意到凉州府的建筑风格颇为独特,城内多为平顶房屋,墙体厚实,外表呈土黄色,与周围的戈壁地貌浑然一体。街上人群中,既有穿着汉服的中原百姓,也有头戴毡帽、身披长袍的回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甚至还能见到几位肤色略深、衣饰异样的商人。凉州府的多元文化显而易见,这让征大人不禁感叹道:“凉州果然是中西交汇之地,真乃我大清边疆之明珠!”

沿着主街道向前,征大人看到几家商铺门前挂着写有波斯文和阿拉伯文的招牌。他停步观察,发现这些商铺多售卖异域香料、宝石和丝织品,商品光彩夺目,价格不菲。商铺老板热情地向行人推销,还不时用半生不熟的汉语招呼路人。征大人对这些异域珍宝兴趣盎然,他走进一家香料铺,只见店内陈列着一排排瓷罐,罐中装满了各种颜色的粉末和颗粒,有金黄的藏红花、雪白的乳香,还有深棕色的没药。香气扑鼻而来,令人陶醉。店主是一位回族老人,他认出征大人是外地来的贵人,连忙上前介绍道:“大人,这些香料都是从西域经商队运来的,每一种都有独特的用途,若您想带回中原,定能广受欢迎。”征大人微微一笑,买了些藏红花作为馈赠礼品。

继续往前走,征大人看到了一座高耸的清真寺。寺前的广场上,几位身着长袍的回族老者正席地而坐,边喝茶边闲聊。征大人知道,清真寺不仅是当地信仰的中心,也是凉州府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他驻足片刻,向一位当地向导请教寺庙的历史。这座清真寺建于明代,经过数次扩建,如今已成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宗教建筑之一。其内部雕刻精美,拱顶恢弘,吸引了无数西域商人与学者前来朝拜和交流。

凉州府不仅商业发达,民风也颇为淳朴。征大人沿着一条小巷行走时,看到街边的农家妇女正用石磨磨面,散发出淡淡的麦香。一些孩童追逐打闹,笑声在巷中回荡。一位老太太看到征大人一行人,主动邀请他们进屋歇息,还端上了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征大人起初推辞,但老太太热情难却,他只好欣然接受。面条筋道,牛肉鲜嫩,汤底浓郁,这碗简简单单的家常面,却让征大人倍感暖心。他微笑着对老太太说道:“凉州虽远,但人情却暖,真是塞上江南!”

当日下午,征大人来到凉州府城西的一片戈壁地带考察。他发现这里虽然土地贫瘠,却是风沙少、日照充足的好地方,非常适合发展畜牧业。他远远望见草原上成群的牛羊悠闲地觅食,牧人骑着高大的骆驼来回巡视,画面生动而和谐。一位当地牧人走上前来,向征大人讲述了凉州的牧业特色:“凉州的羊毛细软,牛肉肥美,是远近闻名的特产。每年我们都会将这些畜产品运往中原出售。”征大人频频点头,叮嘱他继续努力发展牧业,同时建议府衙设立固定的贸易集市,方便牧民与商贾交流。

傍晚时分,征大人登上城北的一座烽火台,俯瞰凉州全景。夕阳的余晖洒满大地,城池在落日映衬下显得格外雄伟,远处的祁连山脉连绵起伏,宛若一道天然屏障。烽火台上立着几座锈迹斑斑的铁制火盆,这是凉州的防御标志,曾在抵御外敌入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征大人默然伫立,深感凉州自古以来便是大清边防的重地,也是维护国家安定的重要屏障。

夜幕降临,凉州府渐渐安静下来。街巷中,几家酒馆却依然热闹非凡,灯火通明,酒香四溢。一群商人聚在一起,谈论着今日的生意与远方的见闻。一位商人看到征大人进来,连忙起身招呼:“大人远道而来,何不与我们共饮一杯?”征大人微笑着坐下,与他们畅聊西北商路的现状,商人们纷纷夸赞凉州近年来的繁荣,并表示愿意积极配合朝廷进一步拓展贸易渠道。

深夜,征大人回到驿馆,点亮案上的油灯,提笔写下当日见闻。他在奏折中这样写道:“凉州,地处西北门户,商贸繁荣,文化多元,乃大清不可或缺之重镇。然其地势险要,亦需加强边防布置,以防外患。臣目睹凉州百姓勤劳淳朴,商人机敏善交,诚愿陛下拨款支持其农牧贸易,以图更大振兴。”写罢,征大人吹熄灯火,沉沉睡去,心中对第二天的考察满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