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久,康熙帝新颁布了一项针对地方财政的改制,旨在加强中央对地方财税的控制,以防地方官员贪腐。然而,这一政策引发了不少大臣的反对,尤其是那些长期驻守地方、积累了庞大权力的官僚势力。他们认为此举会削弱地方官员的自主权,甚至削减自身利益,因此在朝堂上与改革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征服者通过学堂的议政课程逐渐了解到这些内幕,他意识到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并非纸上谈兵,而是关乎整个国家未来命运的实际政策。康熙帝在推动改革的过程中,不得不与这些固守传统的势力对抗,这场争斗绝不简单。朝堂之上,康熙帝在为国家开创新局,朝堂之外,这些大臣们也在暗中策划,试图影响朝廷的决策,甚或是阻挠改革的推进。
在一次课后讨论中,征服者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学友针对财政改革展开了热烈讨论。他们认为地方的财权问题确实需要改进,因为长期以来的税务流失、贪腐猖獗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稳定,但他们也认识到,在现有权力格局下进行如此大刀阔斧的改革必定会引发激烈的反弹。征服者的好友甚至提出,康熙帝是否过于激进,忽视了各方利益的平衡。
学堂里,随着康熙改革的推进,学子们的意见也逐渐分化。许多出身官宦之家、家族利益与旧制度息息相关的学生们,对征服者等改革支持者持敌视态度。他们认为,征服者这些外地学子根基浅薄,缺乏对京城权力关系的认知,盲目支持康熙的政策只会惹祸上身。
一天,征服者正在学堂庭院里与几位好友交流时,几位保守派的学子走了过来。他们讥讽征服者道:“我们京城的事务,岂是你们这些外来人所能理解的?口口声声谈改革,可曾想过改革后百姓是否真的受益?恐怕你们不过是想趁机攀上高位罢了。”
征服者没有动怒,而是平静地回应:“改革是为了国泰民安,不是为了谋私。我们这些外来学子所学所想皆为了百姓,若国家更为强盛,家族也自然安稳,何必视之为对立之事?”
对方听后冷哼一声离去,而征服者身旁的友人则不无担忧地说道:“征服者,如今你锋芒毕露,小心惹来麻烦。”征服者却微微一笑,他清楚京城里的暗潮汹涌,但他已下定决心,只要是为百姓和国家,他便义无反顾。
几日后,征服者正在学堂温习功课时,一位身穿便装的中年男子悄然来到学堂。男子低声询问了几名学子征服者的去向,随后径直来到征服者的座位前坐下,用一副冷峻的目光打量着他。
“你就是征服者?”男子开门见山。
征服者稍作警惕,打量对方一番,礼貌地回应:“正是,不知阁下有何贵干?”
男子压低声音道:“我是朝廷的密探,奉命来此与你会面。近来朝廷中针对康熙皇帝的反对声音逐渐增多,皇上密令我们调查朝中有意妨碍改革之人,得知你支持改革,特意前来与君合作,了解你掌握的任何有助于皇上决策的信息。”
征服者心中一震。自己虽然支持改革,却从未想过会被密探找上门来。此事关系重大,他必须谨慎行事。于是,他缓缓说道:“我不过是一介书生,身在学堂中所知有限,但我愿将所知所感尽量告知,以助皇上决策。”
男子点头道:“你且放心,皇上关心的是学子的忠诚与见识,若你能帮助皇上掌握朝中动态,对你仕途大有裨益。”说完,男子将一封密信递给征服者,并嘱咐他保密。
密探离开后,征服者的内心陷入了深深的思索。这封信意味着自己已不再是单纯的学子,而是以某种方式卷入了朝廷的政治漩涡。康熙帝的信任令人感激,但也让征服者意识到,若要支持改革,自己势必会置身于复杂的政治斗争之中。
征服者在思索中度过了几个夜晚,最后他下定决心,他不愿违背自己的信念,既然已身处这场改革风潮中,那便要以书生的清流之姿,在这黑暗的政治风波中寻找一丝光亮。他小心翼翼地将密信妥善藏好,暗自发誓无论将来会面对何等困难,他都将以大清百姓的利益为己任,坚定地走下去。
此后几日,征服者向几位志同道合的友人透露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友人们虽然没有得知密探的来访,但他们对征服者的决心深表支持,并提出在学堂内形成一个小团体,以便在日后共同支持康熙改革。
他们一同制定了一些计划,包括如何在学堂内传播改革思想、组织学堂内的辩论会,以及如何获取更多京城内的时政消息。他们知道,自己不过是些年轻学子,但他们也相信,若在康熙帝的改革政策下,朝廷上下能够有所改变,那么这些微小的努力也将会对大清的未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冬日将尽,征服者与学友们的决心愈加坚定。在密探来访之后,征服者的内心变得更加成熟,冷静而慎重地思索每一步。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明白朝堂的复杂权势斗争,他将以学子之心,书生之姿,坚定地走在康熙帝的改革道路上。
夜色中,征服者再次默默诵读了康熙帝推行改革的诏令,心中深感佩服。他知道,皇上为国家的付出远比自己想象的要深远,而自己不过是其中一颗微小的棋子。可是,即便是这颗小小的棋子,他也将无怨无悔,努力为清朝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他站在京城学堂的庭院里,望着满天的星光,仿佛看见了一个强盛的大清朝,他暗自发誓,在这场改革中无论是顺境或是逆境,他都将全力以赴。这是他作为一名学子应有的担当,也是他对康熙帝改革的真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