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那年春天,2001年3月13日,阳光明媚得有点刺眼。中午12点整,梨木树警署的铃声突然响起,一名自称姓陈的男子投诉说,梨木树邨松树楼的15楼有噪音扰民,他还特地留了个手机号码。巡警小哥火急火燎地赶到现场,却发现一片寂静,连个鬼影子都没有。他拨了投诉人留下的手机号,结果手机那头像是掉进了黑洞,一点回应都没有。巡警小哥耸耸肩,心想:“这人也太会开玩笑了吧!”于是,他哼着小曲儿,悠哉游哉地回了警署。
可谁曾想,第二天,也就是2001年3月14日中午12点,荃湾警署报案室的一个内部电话突然响起,一个自称姓曾的男子投诉说石围角邨有音响噪音。五分钟后,梨木树警署又接到了同一个曾姓男子的电话,投诉“石桃楼A座552室”有噪音。这次,警署可不敢怠慢,立马派出了警员梁成恩。
大家本以为这就是个处理噪音的小案子,可谁知,这一去,梁成恩竟成了永别。12点30分,警方接到了居民报案,说听到了枪声。警察们火速赶到现场,只见梁成恩倒在血泊中,身中五枪,已经是奄奄一息。他随身佩枪和快速上弹器(含6发子弹)都不翼而飞。警方本以为凶手还在大厦里,于是进行了地毯式搜索,但结果却是一无所获。
警方追查那通投诉电话,发现是从一个手机打出的,而且还没有正式登记机主。那个被投诉的“石桃楼A座552室”也是空无一人。警方在现场深入调查,除了发现一个口罩外,再无其他线索。
于是,那个口罩就成了案件的突破点。警方开始在全港一千多家出售口罩的店铺里寻找线索,甚至还联系了内地公安协助调查。但那种口罩太常见了,就像是路边的野草,根本就无法确定凶手是从哪家店铺买的。所以,这口罩的来源,警方查了又查,最终还是没能找到。
这事儿一传开,整个香港都炸开了锅。大家都说:“这噪音投诉,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警方为了解开梁成恩的死亡之谜,可谓是下足了功夫。他们调查了与梁成恩生前有接触的所有人,从同学到警区同事,再到一同在警察机动部队受训的战友,总共350人,全都细细排查了一遍。就连案发地点周边的闭路电视录像,也被他们一帧一帧地仔细查看,试图找到疑凶的蛛丝马迹。可惜啊,忙活了半天,最后却像竹篮打水一场空,啥也没捞到。
不过,从凶手报的假警和使用的内部电话,以及他轻松抢走警员配枪的娴熟手法来看,警方推测这绝对是个有预谋的犯罪。更令人咋舌的是,警员枪袋那特有的防抢装置,在凶手面前就像个摆设,他轻而易举地就抢到了枪。这让警方不禁怀疑,这凶手是不是对警方内部运作了如指掌?
就在梁成恩案件还未有头绪的时候,荃湾丽城花园又发生了一起震惊全港的银行劫杀案。时间定格在2001年12月5日中午12点10分31秒,距离上次抢枪杀警案仅仅过去九个月。
一名身穿鲜红色长袖上衣、黑色便服长裤的劫匪,头戴白色手套和墨绿色飞虎队头套,左手持枪,就像个从电影里走出来的幽灵,闯进了丽城广场6号地铺的恒生银行。
银行里的巴基斯坦籍护卫KhanZafarIqbal见状,立刻举枪与匪徒对峙,并用广东话警告他:“做咩事?唔好乱黎!”(干什么?不要乱来!)但劫匪却不为所动,反而步步紧逼,大声喝令护卫:“放低枪!”(把枪放下!)
护卫KhanZafarIqbal虽然中了两枪,但他依旧顽强抵抗,试图还击。然而,劫匪却狡猾地从窗口跃下,绕道到护卫身后,将其按在地上,然后近距离对着他的后颈开了一枪,结束了他的生命。
杀了护卫后,劫匪迅速返回柜台,抢走了49万2880港元及1091美元,然后像风一样消失了。整个打劫过程仅用了1分18秒,等警方赶到现场时,劫匪已经逃之夭夭。
虽然劫匪跑得快,但警方还是从银行监控里找到了他的影像。虽然劫匪戴着头罩,但警方还是通过专业人士的轮廓勾勒,画出了犯罪嫌疑人的大致样貌。这案子,看来是越来越有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