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华夷之辨

牛尚、贾元还有新加入的庄户,之所以对入侵的异族嗤之以鼻,甚至欲除之而后快。也是这一思想观念的具体体现。

历史上率先进入农业文明的华夏民族,在与周边游牧文明的交往中,由于文明发达产生了一种优越感。

萌生出了“华夷之辨”的观念。

汉族先民自称为华夏,亦作“诸夏”。

称周边其他族群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春秋时期,犬戎攻破镐京,给当时的各诸侯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孔子提出,“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建立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的观点,“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主张以教化归服处理民族关系。

每当中原不稳,四夷内迁之时,“华夷之辨”就成为用来抵御异族政权的强大思想武器。

两晋之时,“华夷之辨”已经从先秦两汉之时的文化判别,演变为血统、地缘判别。

江统作《徙戎论》,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的理由,建议将关中内附胡人,迁出关外。

在永嘉之祸后,这一观念更是深入人心。

“帝不能用。未及十年,而夷狄乱华,时服其深识。”

杨行秋认为,五胡乱华是有政策、战争、天灾等多方面原因促成的,是历史必然结果。戎狄的内迁只是其中一个因素。

其根本原因,是司马氏政权,罢州郡武备,封建诸王的政策。

对于杨行秋来说,转变这一违背历史大方向的思想观念,是首要任务。

该用什么方式,能让他们能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