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风雨开始

像魏征去世、刘兰成谋反,也有公文送到江都。

崔珏和李善一样,也想到魏征去世,对太子的影响。

而张衍……

没有太多的感觉。

他回家的时候,见小三郎一脸沉重,眼眶红红的,惊讶地问:“怎么了?”

张川柏说了今日的朝政课。

“魏公今年才六十三岁,就去世了,我觉得,他就是太操劳了。”

如果不当那么高的官,是不是能活得久一点呢?

张衍摸摸三郎的包包头:“六十三岁,也算高寿了。就如你们说的,古往今来,有几个人可做一代明君的镜子呢?他已经是人臣的巅峰。”

“嗯。”张川柏点点头。

这是贞观十七年第一场风雨,接下来的风雨,是一场比一场大。

他只能……种甘蔗。

“阿耶,我看农书上说三月种蔗,还说用猪毛灰给甘蔗施肥。但我想到一种肥料,或许比猪毛灰更好。”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他不是镜子。

他是种人参果的清风明月。

“什么?”张衍精神一振。

上次提出镁肥,积累之前的功劳,直接加了朝散郎。

这次又有新的?

“我想说的是硅肥,这是一种单一元素肥料,不用像硫酸镁那样合成。只不过,要用到煤渣。”

唐代已经开采和使用煤炭,也称石炭,作生产燃料,用于冶铁、陶瓷等领域。

但是扬州没有大规模的煤矿,淮南和徐州倒是有。

徐州的煤矿,此时还没有广为人知……

是宋代苏轼组织人力勘察到的,为此还高兴地写了一首《石炭歌》。

张川柏灵光一闪才想起。

徐州挖煤可能来不及。

但太原、渭北、淄博等等的煤矿,唐代逐渐开采。

能不能从外地运一些煤渣过来,给自己家的甘蔗田做实验?

张川柏提出自己的想法。

张衍说:“也许司农寺会在有煤渣的地方直接做实验,也可能给我们送一些……

你先写信上报吧!我们先准备其他的肥,不耽误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