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想要的都有

皇帝重视农桑是必须的。

农业,是国家的根本。

经过隋末战乱,大唐户口比隋朝鼎盛时减少了足足七成,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休养生息,才有了“贞观之治”。

李世民亲自撰写的《帝范》十二篇,专门有一篇“务农”。

以张衍的想法,皇帝既然有千金买马骨的想法,发下来的嘉奖就不会少。

“三十匹绢?”

听完旨意,看到面前堆成小山的绢帛,张川柏瞬间忽略了其他内容。

脑海中迅速划算物价。

如今是贞观十五年,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粮食丰收?,长安每斗米二文钱。(1)

一匹绢约500文,三十匹绢换成粮食就是……算不过来!手指头不够用!

还是算猪吧!

一头民养猪大约500文,一匹绢是一头猪,三十匹绢就是三十头猪。

看到三十头猪在眼前哼唧,张川柏的喜悦变成彩虹色的泡泡,将整个人包围。

养什么猪啊!

还是搞发明致富快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别说张川柏,就连张衍都有些不真实感。

江都令、屯田监、大都督府……各级官府竟然都没有占据这份功劳。

知道官场内情的张衍明白,这里面有曹宪的原因……否则三郎一个小儿郎即便能保住功劳,赏赐也未必有那么丰厚。

而除了三十匹绢,圣旨中对三郎的夸赞——“江都神童”,是更大的价值……

领完赏赐,张川柏的任务完成,可以离开官署。

他们得将这份赏赐大张旗鼓地在城内转一圈再搬回家……不是为了炫耀,而是要让扬州的百姓都知道皇恩浩荡。

不过,来传旨的官员中,却有一人跟上来:“张三郎,且慢。”

“阁下有何吩咐?”张川柏停下脚步,客气地问。

来客拿出一封信,微微笑道:“司农寺让各地民屯推广新农具,长安及周边地区也开始使用。这是我相识的一位郎君王方翼写的信,他也曾做过代耕架……”

同安长公主的孙子王方翼年仅十六,是初始版代耕架的发明者,见到张川柏版非常惊讶。

原来有人跟自己想到一处去!

知己啊!

而且,张版代耕架比王版更轻便、效率更高。

于是,小王托人捎信,要跟张川柏交个笔友。

这是送信人的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