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还差点什么

“姑母家有牛,我们家没有。有了新犁,还得人来拉,有没有可以取代牛的农具呢……”

答案是:有。

小三郎边思考边叽叽呱呱:“代耕架,结构包括两个辘轳、一根长索和犁身。辘轳分别设置在地头的两端,长索穿过辘轳并连接犁身……

‘坐而用力,往来自如’,功效与两牛相当,降低了劳动强度,缺点是需要三人协作……”

可能是因为思考太用脑,他说着说着声音越来越小,最后竟然打起小呼噜。

肚皮一起一伏,

睡着了。

张衍:“……我把他抱回去。”

两个人正好,三个人太挤。

吴秀轻轻拍着小儿子:“就让他在这睡。小儿郎一转眼就长大了,过两年你想搂着他睡,他都不肯。”

不信你问大郎和二郎。

再说,那两个大的臭臭的,小的没那么臭。

“碍事。”张衍嘀咕一声,“打好曲辕犁,就做三郎说的代耕架。”

这个代耕架,听着倒不难,只是从前没有人想到。

感谢入梦的神仙,真够意思。

“你真是信任孩子。”吴秀轻声说,“也是……一听就不是小儿郎能想出来的,必然是神仙借他的口,帮助世人。”

“我也是这么想,所以没有将做法藏着掖着。”张衍认可。

他们夫妻俩总是心有灵犀。

吴秀又想到另一个问题:“大郎进城学医,你又想安排二郎、三郎去读书,家里的活怕是干不过来。”

光是代耕架,就得三个人操作。

“人手的事,我已经有了想法,农具做出来再说。”张衍笑着感慨,“万万没想到,三郎还能有如此奇遇。”

感慨几句,又想到胆大包天的大郎。

牛和人能一样吗?

给牛接生,万一出事了,你赔得起吗?

牛命贵啊!

……

将新农具的做法交给阿耶,张川柏就不操心了。

他是小儿郎,就要做小儿郎的事。

第二天清晨,他又拿着小竹竿“嘎嘎嘎”地赶着小鸭子去小河边。

昨日吃过炒鸭子,他现在放鸭子都更起劲。

就是看着小鸭子们,有一点点的罪恶感。

经过田边时,见到少年围着长兄张远志议论:

“远志,你哪日进城,我跟你一起去拜见甄医师。”

“甄医师还收徒吗?我也有天赋,还有家传手艺……我祖父会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