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抢占井陉关(二)

大明天雄军 何易 1145 字 9天前

要知道从东明到井径关,道路崎岖不平,运输物资首先要保证粮草的情况下,先进的武器,肯定不能带太多,火炮这么沉重的家伙,肯定要最后才能搬运。

只靠火枪的话,极有可能被敌人冲到阵前进行短兵相接,而短兵相接,凭借的莫不是人海战术。

可是这次去的也不过三千人。若是崇祯孤注一掷,从京营中抽调三五万兵马,到时候往往需要面对数十倍的敌人。

若是普通的官兵倒还罢了,可要是面对的是黄得功、周遇吉这样的猛人。

别说一对十,就是一对三,天雄军这些老兵,都非常吃力,这还是看在有三菱军刺的份上。

三菱军刺虽说厉害,可毕竟还是属于冷兵器,要知道当初南明建立时,黄德功兵马不过五千多人,而高杰、刘泽清、刘良佐手下兵马动不动就是几万人,左良玉更是几十万兵马,但黄德功却是江北四镇之首,谁叫人家手里都是精兵呢?

至于周遇吉,同样是个狠人,带着三千人,就敢偷袭建奴大营的大明将军,在大明之中,也就只此一人。

这一世周遇吉,没有偷袭建奴大营,因为阿巴泰早早被钟君义打的全军覆没。

但也正因如此,周遇吉身边的猛人没有消耗。

周遇吉最后就是死在宁武关,一是那次偷袭虽然取胜,但也消耗了大量忠勇的将士。

而后又杀了自己的左膀右臂熊通。

周遇吉与李自成在宁武关决战,此时的李自成已经成势,兵马众多,又增加了许多投降过来的明军。在李自成人海战术下,再精锐之师,也淹没在时代背景之下。

宁武关一战,应该是大明王朝与流寇真正意义上最后的决战。

这场战争非常的残酷,残酷到周遇吉在没有支援的情况下,打到最后没有粮草,以吃死人为生。

可尽管这样,后世有许多公知指责周遇吉是大明的罪人,原因就是周遇吉带兵去山西,阻挡流寇时带去三万京营精锐,最后却都葬送在山西,以至于后来京城无兵可守。

但事实真是这样吗?如果周遇吉真的不去救援山西,把兵力布置在防守京城上面,大明就有救了吗?作者认为大明恐怕只会提前亡国,而不是支撑到了1644年。

首先肯定的是,北京城不是李自成几十万流寇攻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