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董象恒

大明天雄军 何易 1226 字 20天前

君义来请你开具路引,只是不想多起事端。

如今湖广五百万石粮食物资,已经到达无锡。

另外还有罗汝才的五万大军,你开不开路引,君义倒要看看,董大人拿什么来,查抄这批粮食物资?”

“你…你目无朝廷…”董象恒气的语无伦次。

郑芝龙给他的任务,是帮助郑家收购三百万亩良田。

小主,

温州府靠近福建,而且也靠海,自然是海贼出身的郑家首选,但温州府同样是山多地少,而且还有个诚意伯。

诚意伯那可是于国同休的大家族。

想侵占他们的土地,几乎没有可能。

而浙江世家大族众多,特别是北部与杭州湾一带,想要收购他们的土地同样不现实。

所以才把目光,投向浙江中部的金华府。不想激起了许都为首的起义。

随着东瀛的天主教叛乱,郑芝龙意识到,想在东瀛获得巨大利益的日子将一去不返。

而自己手下几万部下,要是指望朝廷,不用多久,就可能分崩离析。

郑芝龙不得不为今后,如何维持而做打算。

但土地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在小农经济的封建王朝时代,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

不到万不得已,没有人会出卖自己的土地。

董象恒的做法,就是打击粮商,哄抬物价,人为的制造粮荒,从而逼迫农民卖地。

作者以往看了许多关于明末的穿越小说,穿越者为了赈灾,提高粮食价格,以吸引商家向灾区运粮,最后成就丰功伟绩。

但实际上,在明末,商人地位低下,绝大多数商人,都是官绅的附庸。

而天灾给官绅兼并土地,提供了有利条件。

为了兼并土地,官绅肯定不会为一点点蝇头小利,去得罪当地的豪绅。

这也是崇祯初年,陕西已经连年干旱,而官府搪报上,却是一片祥和,最后引发王朝覆灭的农民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