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叹了口气:“唐太宗虚怀纳谏,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故事传诵了几百年,终不能逃脱‘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约三百年的唐王朝也不算短了。朕不信什么 长生不老,也不信千朝万代,惟愿你等好生辅导皇太子和朕的长孙瞻基,后世出几个贤明 之君,朕愿足矣!”
胡广、金幼孜、杨荣慌忙滚鞍下马,叩道:“谢陛下信任,臣等殚思极虑,在所不辞。” 上山的路越来越窄,也越来越陡,再加上积雪,十分难行。张杌回来禀报,永乐也不勉强,遂带着众人慢慢下山。望着莽莽雪原中长龙般前不见首、后不见尾的铁骑人流,欣赏着旌旗招展、戈甲映日、浩浩荡荡的大军,永乐的脸上掠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小主,
忽听金幼孜道:“‘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唐边塞 人的诗真是身临其境的有感而发啊!”
“幼孜此言差矣!”永乐笑道,“王昌龄不过出生在山西,最远到阳关以外,对边塞大多是一种想象、向往的赞美,那又算得了什么?陆游、辛弃疾更不过是在梦中抵达罢了, 说起切身的感受还不如随朕亲征的你们,要到胪朐河、斡难河。数百年后,文人史家的笔 下,你们大漠风光的感怀诗会更壮美。”
金幼孜白净的脸上泛起红晕。羡慕谁,皇上说得对,羡慕自己,每一个人的每一步都在书写历史,描绘壮丽,镌刻豪迈。
“雪满弓刀的文人想象倒也贴切,然塞外风光不仅是充满悲壮的马革裹尸,也有金戈铁马掩盖下的丝丝柔情,还有滴水成冰人面兽脸的无奈。”永乐陷入了对这种无奈痛苦的回忆中,“严冬的酷寒摧毁了女人美丽的容颜,大块大块的冻疮叫人惨不忍睹,涂上羊血 就好一些,可涂上羊血的脸又是个什么样子;盛夏的蚊蝇无孔不入,叫人防不胜防,连凶猛的狼群也被他们搅扰得莫可奈何。吸足狼血的蚊蝇也像是有了狼性,对付起人和牲畜来 就更肆无忌惮了。六、七月份是草原最美的时节,也是蚊蝇最凶猛的时候,你们很快就有 所体验了。”永乐慢慢道来,言语沉重,是经验,也是经历。对他征伐的这个以游牧为生 的民族,说不清是怜悯、同情还是无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众人默默前行了好一阵子,永乐才又拉开了话题,“陆放翁的话不错,幼孜一定不虚此行,可以有一些东西留给后人了。”
“臣不会辜负陛下教诲的。”受到皇上的鼓励,金幼孜很激动。的确,皇上和大军每一天的行踪以及他的感怀,他都小心翼翼记下了,是在记载历史,记载一个王朝的蓬勃, 记载一代明君的作为,书成了,还就叫《北征录》,后世长于深宫里养尊处优的皇帝们偶 然翻看到先帝不辞辛苦的远征,难道不会有一些感怀吗!
永乐也不再说什么谦辞,在他的眼里,他们是一群比自己小得多的侍从文臣;在荒原大漠的怀抱里,他们是没有长硬翅膀的雏鸟,需要反哺和灌输,需要风雨和阳光。长相知, 不相疑,拨动心弦的交流又拉近了君臣间的默契和情谊。所以,无论他晚年多么狂躁和暴虐, 胡广、杨荣、金幼孜始终是他信任的左膀右臂,虽不能言听计从,但也绝没有置之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