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皇家学院

这批新生基本上都是成年人,其中有男有女,又有九成九是医学生。

现在全国各地都缺医生,尤其是部队很缺战地医生和护士。

为了快速填满医院空缺,皇家学院开出医学特别授课班,中医和现代医学大批量招收新生。

又因为听说医者以后也有国家编制,甚至会给爵位。很多没考上“正途”学科的,都报名加入了医学院。

旧文人眼中的正途,当然就是大学新推出的政治学与行政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

这些光看名字就知道是为当官的人准备的!

不愿意进入医途的士子们则根据考试成绩,进入小学和初中各年级继续求学。

反正没有学过科学知识,还把之乎者也以及各种迷信挂嘴边的人,今后是不可能进入官僚体制的。

由于不是正统从小学到大学升上来的,所以新生年纪有老有小,好多还是本世纪在人类历史上留名的学霸和学神。

小主,

最受基地关注的学生要数方以智、王徵、毕懋康和宋应星。

还有一位刚来就被升格为教授的老中医吴有性(字又可),他可是明末传染病学家!

这几人中方以智年纪最浅,今年才28岁。吴有性、王徵、毕懋康和宋应星等都到了五六十的年纪。

也多亏了有医疗舱,才将那些个国宝级的人物身体好好调理了一番,使他们基本都恢复到四十岁壮年时期。

别看人家年龄大,对待学问的态度都非常虔诚,连国外留学的欧洲人都佩服不已。

除却医学生和文科生是统一授课,人数最少的理科生学问有高有低,且侧重不同。

所以学院将他们分成数个小组,每个组又分别由两个工程师轮流教授。

且理科生不限科目,只要一科毕业,既可以选择继续深造又可以选择其他学科。

原本朱逢春想让小宝选择一门艺术学科,因为无论是绘画还是唱歌舞蹈,她以前都报过学习班,算是有些基础。

可没想到的是,经过那段战地医院的“实习”日子,朱淑瑶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