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轨如弦,宇宙为琴,**
**火箭腾飞,破晓长空。**
**粒子微舞,量子纠缠,**
**时空折叠,诗心飞扬。**”
这首诗歌,既有传统诗歌的韵律美感,又充满了现代科技的元素,仿佛在传统的河流中注入了一股充满活力的清泉。
诗歌完成之后,伍俊将它发给了《星河诗刊》的编辑李先生。
很快,诗歌界迎来了一场小小的震动。
孙评委在看到这首诗歌后,眼前一亮。
他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发掘诗歌界的新生力量,伍俊的这首跨界之作,让他看到了诗歌的无限可能。
他毫不吝啬地表达着自己的赞美之情:“这首诗歌,前所未有!它打破了传统诗歌的束缚,将科技与诗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了强大的创造力!”
其他一些评委也纷纷表示赞赏,伍俊的名字再次成为了诗歌界关注的焦点,也让许多同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这种创新持赞赏态度。
李编辑在看到这首诗歌后,眉头紧锁,他既被诗歌的创新所吸引,又对它的市场前景表示担忧。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伍俊的号码:“小伍,你的这首诗歌确实很有新意,但是……市场的接受度可能会不高啊。”
电话中,伍俊的声音依旧平静而自信。
“李编辑,我认为真正的诗歌不应该被市场所限制,它应该引领潮流,开创新的方向。”
“可这毕竟是商品,我们要考虑市场的接受程度啊。”李编辑的声音带着些许无奈。
“李编辑我们应该有勇气去尝试,去引领读者,而不是迎合市场!”伍俊的语气逐渐变得坚定起来。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李编辑叹了口气,用一种略显迟疑的语气说:“好吧,这首诗歌我们会考虑发表的。不过...关于你的其他新作,我们可能要进一步沟通一下。”
伍俊握着电话的手微微一紧,他能感受到电话那头编辑的犹豫和顾虑。
他知道,这是一场关于创新与保守、艺术与商业的博弈,而他必须用自己的实力和坚持,去赢得这场博弈的胜利。
“嗯,我们找时间再聊。”伍俊淡淡地说道,挂断了电话,
此时,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唐悦看着伍俊伏案的身影,他时而紧锁眉头,时而又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手中的笔尖在纸上飞快地舞动。